《帶子狼》故事其之三十四〈どさ御用〉(我用日文版,無中譯),把故事拉回到主線,講「裏柳生」掩耳盜鈴的刺殺行動。之前的故事曾經有交代,裏柳生跟拜一刀曾有過約定,只要拜一刀不入江戶城,柳生就不會發動全面攻擊。但是,為什麼在〈道中陣〉故事會出現一個「柳生軍兵衛」來跟拜一刀決鬥呢?這個其實是有恩怨的,之後會提到。
江戶城裡,柳生烈堂召開幹部會議,統合內部正反意見(是否要對一刀發動全面攻擊),柳生方面是已經撩撥了好幾次,但是拜一刀還未出全力反擊,因此,裏柳生也用一個很政治的理由把它敷衍過去──之前的對決都只是私人恩怨,稀鬆平常的劍客對決,所以柳生並沒出手,也不能夠算是違約。
在本章〈どさ御用〉故事當中,柳生是有出手的打算,但是又不能撕破臉!於是他們借用地方勢力,讓地方官府去找拜一刀麻煩。篇名的「どさ御用」指的是官府以暴制暴的一種行為,把一些牢裡的犯罪者、暴民授與低階官職,讓他們代表官府明火執仗去掃蕩遊民,如此稱為「どさ御用」。裏柳生的計畫是利用「どさ御用」的藉口將拜一刀拉到官府,再暗中派自己的刺客加以剷除,如此則沒有違約之嫌。
計畫實施順利,拜一刀果然因此來到「平手代官所」接受審訊,卻因為代官露餡,認出他是「原公儀介錯人」拜一刀而識破裏柳生的陰謀。照理來講,人的名兒、樹的影兒,只要看到推著嬰兒車的流浪武士,第一個反應必定都是「刺客帶子狼」,怎麼脫口說出他是「原公儀介錯人」拜一刀呢?因此代官就露餡了,拜一刀馬上猜出來是「裏柳生」在幕後指使。見笑轉生氣的代官,更不打話,安排了四名火槍手,想像李小龍電影《精武門》最後一段一樣,把拜一刀亂槍打死。
──哼哼,看是你的刀快還是我的槍快?
卻沒想到大五郎的嬰兒車已經改裝完成,「連發齊發槍」已經用七日工程裝設完畢,本章之中面對火槍隊絲毫不畏懼,散彈齊發順勢連發,把個主廳大殿轟得七零八落,「平手代官所」的火槍隊根本不是對手,反而被逼到又要和拜一刀真劍勝負。
拜一刀用這「連發齊發槍」的強大火力完成了「七郎兵衛槍的悲願」,讓眾人體會到武器它殺人的威力,隱含的恐怖的真諦,再來收尾的,則是柳生家族三個不聽話的,以劍客身分找拜一刀「比試武藝」的小嘍囉。
既然已識破是柳生弄鬼,當然會討論到「不入江戶」的和平密約,三名武士堅持自稱是「以劍客的身分和你對決」,拜一刀也正好將計就計:
「如果不是柳生家的人,就請一個一個上!」
裏柳生的殺人劍,最恐怖的地方就是無所不用其極,而且都是集團作戰。三名武士三人一組,原本是要克爛飯一哄而上,就算全滅也好歹讓他重傷;但是因為他們「以劍客的身分要求比試」,讓拜一刀拿話套住,必須用車輪戰,就不能克爛飯。柳生家雖然有所謂「新陰流」的武術,空手奪白刃也十分利害,但是身為刺客而不能耍賤,卻要面對賤到爆炸的帶子狼,說真的,這三位大哥,只有下台領便當的份而已……
結果拜一刀與柳生家還是沒有開戰!不知道還要矜持多久。
2009年8月31日 星期一
2009年8月29日 星期六
筆記019:《帶子狼》的「小池書院 DELUXE」版本
之前曾經提過,臺版的《帶子狼》在租書店找,永遠都少兩本(最新線索是少一本),就是那「失落的天下第七」。根據老闆陳述,《帶子狼》第七集遭到政府關心,有關當局因為「思想有問題」這種奇怪的理由硬是把它收掉,結果全套二十八集的漫畫《帶子狼》就硬生生少掉第七集!再老的租書店都一樣,無可倖免,真真的焚書阬儒。我曾看過全套,只能算我好運,碰到一套老闆偷藏起來的,不然呢?根本也沒有可能寫出今日這些筆記。
托amazon.jp之福,我從網路上訂到了日版的《帶子狼》,原本想選擇SHIP STUDIO(小池書院的前身)所出的版本,也就是時報跟日本買授權的版本;但是,這一版的《帶子狼》極其珍貴,早就已經買不到了。沒辦法,只好買後來「小池書院」自己出版的DELUXE版(終極奢華版),那是因為《帶子狼》在美國狂賣二十五萬本所重新出的紀念版。
有看到消息說,美國知名「圖像小說家」Frank Miller(即《Sin City》和《300》的作者)很喜歡《帶子狼》,原本不太相信,買到日版一看──哇!居然是Frank Miller親自操刀繪製封面!原本覺得畫得有點醜(爆),知道是大師手筆之後,越看越覺得可愛(好虛榮)。
這一版原本也是我立意要搜集的日版,原本想用日版來寫分章短評的。但是因為,這個版本也缺一本買不到,而且後面幾集都是天價(一本要價數萬日幣,台幣算千的),我根本買不下手。只好,就著臺版配日版,繼續把筆記寫下去~~
因著日文版補註一個說明,「拜一刀」那姓氏的「拜」,日文平假名寫做おかみ,跟「狼」的おおかみ是諧音,這是從日文才能看到的趣味。
托amazon.jp之福,我從網路上訂到了日版的《帶子狼》,原本想選擇SHIP STUDIO(小池書院的前身)所出的版本,也就是時報跟日本買授權的版本;但是,這一版的《帶子狼》極其珍貴,早就已經買不到了。沒辦法,只好買後來「小池書院」自己出版的DELUXE版(終極奢華版),那是因為《帶子狼》在美國狂賣二十五萬本所重新出的紀念版。
有看到消息說,美國知名「圖像小說家」Frank Miller(即《Sin City》和《300》的作者)很喜歡《帶子狼》,原本不太相信,買到日版一看──哇!居然是Frank Miller親自操刀繪製封面!原本覺得畫得有點醜(爆),知道是大師手筆之後,越看越覺得可愛(好虛榮)。
這一版原本也是我立意要搜集的日版,原本想用日版來寫分章短評的。但是因為,這個版本也缺一本買不到,而且後面幾集都是天價(一本要價數萬日幣,台幣算千的),我根本買不下手。只好,就著臺版配日版,繼續把筆記寫下去~~
因著日文版補註一個說明,「拜一刀」那姓氏的「拜」,日文平假名寫做おかみ,跟「狼」的おおかみ是諧音,這是從日文才能看到的趣味。
2009年8月27日 星期四
筆記018:大五郎的獨角戲〈一石橋〉
迷子になったら どこで待つ
父御(ててごと)と母御(ははごと)を どこで待つ
ててごと ははごと ごととごと
五斗(ごと)と五斗(ごと)なら 一石じや
一石橋で 待てばよい
すりゃあ 一石橋で 待てばよい
迷路的孩子在哪兒等?
哪兒可以等父母?
父和母,五和五
五斗五斗成一石
就在一石橋上等,
一石橋上等父母。
〈一石橋〉的開頭是那首歌謠做暗示,講說「迷路的孩子在那兒等?一石橋上等父母。」這個「迷路的孩子」當然就是大五郎,但是他不是在一石橋上等父母,而是在一石橋下釣魚。大五郎釣魚的動作非常重要,可說是全篇之眼。
大五郎釣魚,他並未迷路,可是又已經迷路。怎麼個迷路法?因為阿爹(拜一刀)病倒了,在前一話〈干城殺陣〉當中受到嚴重火傷,倒臥在橋邊小屋裡,動彈不得。大五郎失去了阿爹的引導,等於是迷路,但是他並未茫然失措,而是發揮一己之力,在一石橋下釣魚吃。
大五郎釣魚的動作引起了一群毛孩子的不滿,認為大五郎私佔地盤,一夥子圍上把他痛扁得利害。依照大五郎的個性,當然是悶聲不吭隨便人家打(因為他有更重要的事),而這個時候呢,一石橋邊來了一對武士夫婦,夫唱婦隨的,就是那一苜〈一石橋上等父母〉。
從這對夫婦的眼中看去,只看到一群大孩子在欺負一個小朋友。奇怪的是,小朋友明明就挨打,啃了滿嘴泥,也不哭鬧也不求饒,好像在應付什麼似的,等著暴風雨過去就好。然而其中一個毛孩子,把大五郎剛釣好的鮮魚踢掉(踢回水裡)──乖乖隆地咚,這可不得了,大五郎原本隨便人家打,一看到鮮魚不見,整個怒從心頭起,居然衝進小木屋拾出「胴太貫」,還真的拉刀出鞘準備殺人!
從大五郎釣魚的動作引出武士夫婦,引出了拜一刀淒涼落魄的景況,從武士夫婦的眼中看到,大五郎釣魚並不是因為肚子餓(他早就挨餓好幾天了),而是想做烤魚給老爹吃,幫助他恢復體力。除此之外,大五郎不知道還能為阿爹做些什麼。
武士夫婦帶出了真正的劇情──拜一刀身受火傷急需協助。透過武士夫婦的幫助,急救、糧食、求醫等,拜一刀的身體情況總算明朗;但是醫生也講得很明,當天晚上是最危險的時期,要是高燒不退,拜一刀極可能就此撒手人寰!我們的筆記也不用再寫了。
但是偏偏呢,「庭番黑鍬眾」的首領石根小角又率眾前來討伐一刀(事見前篇〈干城殺陣〉),軍鐘響起,無常催命,身負重傷的拜一刀似乎聽見了冥府魔道牛頭馬面的呼喚,居然奇蹟似的恢復意識,孤身上到一石橋,來與「庭番黑鍬眾」一決勝負!
《帶子狼》故事其之三十三〈一石橋〉可以說是感傷又溫馨,夫唱婦隨的武士夫婦因為心疼大五郎而救助拜一刀,也因為心疼大五郎而想要從拜一刀身邊把大五郎接走(如果拜一刀真的「過不去」的話)。但是大五郎在拜一刀的生死關頭做了一件事,讓武士夫婦看到痛哭流涕:
──那就是釣魚。
不論阿爹是活是死,大五郎能做的只有為父親釣魚。釣魚的同時也是小小的心靈在祈願,希望父親能早日康復,來吃他親手釣起、烤好的魚。此情此景,讓夫唱婦隨的武士夫婦震撼不已,這才明白刺客「帶子狼」父子之間的親情羈絆是多麼強烈;就別說拜一刀過不去,他們來收養大五郎吧,因為拜一刀根本就不會死啊!冥府魔道的牛頭馬面,他們也在熱切矚目,這壯烈開展的復仇大戲啊!
而且拜一刀老實講啦,留他在人間,幫忙多做點業績不好嗎(爆)。
拜一刀所崇拜的牛頭馬面,如果以業務單位的語言來講,業績肯定是「月月創新」啊,而且都是新鮮、年青的壯丁靈魂。
父御(ててごと)と母御(ははごと)を どこで待つ
ててごと ははごと ごととごと
五斗(ごと)と五斗(ごと)なら 一石じや
一石橋で 待てばよい
すりゃあ 一石橋で 待てばよい
迷路的孩子在哪兒等?
哪兒可以等父母?
父和母,五和五
五斗五斗成一石
就在一石橋上等,
一石橋上等父母。
〈一石橋〉的開頭是那首歌謠做暗示,講說「迷路的孩子在那兒等?一石橋上等父母。」這個「迷路的孩子」當然就是大五郎,但是他不是在一石橋上等父母,而是在一石橋下釣魚。大五郎釣魚的動作非常重要,可說是全篇之眼。
大五郎釣魚,他並未迷路,可是又已經迷路。怎麼個迷路法?因為阿爹(拜一刀)病倒了,在前一話〈干城殺陣〉當中受到嚴重火傷,倒臥在橋邊小屋裡,動彈不得。大五郎失去了阿爹的引導,等於是迷路,但是他並未茫然失措,而是發揮一己之力,在一石橋下釣魚吃。
大五郎釣魚的動作引起了一群毛孩子的不滿,認為大五郎私佔地盤,一夥子圍上把他痛扁得利害。依照大五郎的個性,當然是悶聲不吭隨便人家打(因為他有更重要的事),而這個時候呢,一石橋邊來了一對武士夫婦,夫唱婦隨的,就是那一苜〈一石橋上等父母〉。
從這對夫婦的眼中看去,只看到一群大孩子在欺負一個小朋友。奇怪的是,小朋友明明就挨打,啃了滿嘴泥,也不哭鬧也不求饒,好像在應付什麼似的,等著暴風雨過去就好。然而其中一個毛孩子,把大五郎剛釣好的鮮魚踢掉(踢回水裡)──乖乖隆地咚,這可不得了,大五郎原本隨便人家打,一看到鮮魚不見,整個怒從心頭起,居然衝進小木屋拾出「胴太貫」,還真的拉刀出鞘準備殺人!
從大五郎釣魚的動作引出武士夫婦,引出了拜一刀淒涼落魄的景況,從武士夫婦的眼中看到,大五郎釣魚並不是因為肚子餓(他早就挨餓好幾天了),而是想做烤魚給老爹吃,幫助他恢復體力。除此之外,大五郎不知道還能為阿爹做些什麼。
武士夫婦帶出了真正的劇情──拜一刀身受火傷急需協助。透過武士夫婦的幫助,急救、糧食、求醫等,拜一刀的身體情況總算明朗;但是醫生也講得很明,當天晚上是最危險的時期,要是高燒不退,拜一刀極可能就此撒手人寰!我們的筆記也不用再寫了。
但是偏偏呢,「庭番黑鍬眾」的首領石根小角又率眾前來討伐一刀(事見前篇〈干城殺陣〉),軍鐘響起,無常催命,身負重傷的拜一刀似乎聽見了冥府魔道牛頭馬面的呼喚,居然奇蹟似的恢復意識,孤身上到一石橋,來與「庭番黑鍬眾」一決勝負!
《帶子狼》故事其之三十三〈一石橋〉可以說是感傷又溫馨,夫唱婦隨的武士夫婦因為心疼大五郎而救助拜一刀,也因為心疼大五郎而想要從拜一刀身邊把大五郎接走(如果拜一刀真的「過不去」的話)。但是大五郎在拜一刀的生死關頭做了一件事,讓武士夫婦看到痛哭流涕:
──那就是釣魚。
不論阿爹是活是死,大五郎能做的只有為父親釣魚。釣魚的同時也是小小的心靈在祈願,希望父親能早日康復,來吃他親手釣起、烤好的魚。此情此景,讓夫唱婦隨的武士夫婦震撼不已,這才明白刺客「帶子狼」父子之間的親情羈絆是多麼強烈;就別說拜一刀過不去,他們來收養大五郎吧,因為拜一刀根本就不會死啊!冥府魔道的牛頭馬面,他們也在熱切矚目,這壯烈開展的復仇大戲啊!
而且拜一刀老實講啦,留他在人間,幫忙多做點業績不好嗎(爆)。
拜一刀所崇拜的牛頭馬面,如果以業務單位的語言來講,業績肯定是「月月創新」啊,而且都是新鮮、年青的壯丁靈魂。
2009年8月24日 星期一
筆記017:侍魂燃燒〈干城殺陣〉
《帶子狼》的短篇故事有時會重覆,類似的主題重新再炒。也許是因為新穎的題材不好想,所以《帶子狼》在之後就轉入真正的長篇架構,利用「短篇連作」的型態來架設長篇小說,當然只有更加的好看。
在拜一刀與裏柳生真正開戰以前,《帶子狼》的短篇故事變成是說,開頭都會先引用一些文化風土的東西,然後再帶入情節,情景相映,可以彌補公式化作品之不足。以本篇故事,《帶子狼》故事其之三十二〈干城殺陣〉而言,開頭介紹的〈橋下六地藏〉的歌曲頗有興味,故事中也設定委託人六名全部都姓「地藏」,一語雙關。引述如下:
橋下六地藏,
老鼠咬了地藏頭。
老鼠是地藏!
鼠地藏卻要被貓捕。
貓才是地藏!
貓地藏會被狗追捕。
狗才是地藏。
犬地藏卻要被狼追。
狼才是地藏!
〈橋下六地藏〉唱到這裡,切入故事情節,擺出「道中陣」委託帶子狼的是六個姓氏為「地藏」的武士,乃是磐城平藩中,地位尊貴的地藏六家,血脈相承的地藏一門。因為藩內有金砂礦藏,引起幕府的覬覦,在運送金砂途中特意繞遠路經過磐城平藩,還藉口說要探望藩主──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,幕府只是因為財政拮据,所以把腦筋動到小諸侯頭上來了!連三萬石俸祿也要搶,真是……
武士六地藏為了抵抗蠻橫的幕府,設計在藩境之外、必經之途,雜草叢生的「地藏原」設下埋伏,一要刺殺押送金砂的首要官員──若年寄的「久世山城守」;二則是要殲滅幕府派出的「庭番黑鍬眾」,要在他們進入藩境之前加以狙殺,幕府才抓不到藉口來攻打本藩。
一次刺殺就是一次犧牲,以重金聘請帶子狼是其計畫之一,如意算盤打得震天價響,花錢買命再划算不過,因為帶子狼是外人,又是有名的刺客,就算刺殺失敗也跟本藩扯不上關係。但是,睿智的拜一刀也向六地藏陳述其中利害:
「幕府的行動絕不會因為一次刺殺而停止!同樣的作為會有兩次、三次………
「──即使這樣也沒關係嗎?」
引述六地藏與帶子狼的對話做解釋:
「干即是楯,或者說是武士。」
「也就是說,干是守護城的楯。」
「這是身為人臣之道,即使明知城將淪陷,也要像武士一樣拿著楯,誓死與城共存亡。」
這是六地藏明知無意義,卻仍然堅持聘僱帶子狼的理由──因為他們是干城,是守護城池的忠貞武士。明知本藩遲早會讓幕府攻下,也要盡一己之力持楯(盾牌)守護它。
事發當天,久世山城守率領車隊到地藏原與黑鍬眾會合,帶子狼當然不會缺席,只是他身邊的裝備,令在場所有人驚訝──他居然騎快馬、提長刀,馬鞍旁邊掛兩桶油,殺氣騰騰地獨闖敵陣!
原來「地藏原」地處荒僻,雜蕪蔓生,隨便一根枯草都有人般高,又多又密,這樣的地形最怕著火,一著火全部玩完兒!帶子狼明知此情勢,卻仍然堅持灑油放火,難道──他是真的不要命了嗎?
帶子狼持長刀刺破木桶,策馬奔馳將燃油遍灑,火種一點,地藏原瞬間變成火地獄!拜一刀隻身犯險不希奇,難得的是他居然肯做賠本生意!為了萍水相逢的陌生武士豁出性命,使出自毀長城的「干城殺陣」,究竟所為何來?
這裡所說的「干城殺陣」,根據書中所說,是屬於「孔明軍學」,攻城之時先殺守護城的士兵,干是楯,楯即是守城的士兵,先引出干殺之,不用攻城也可以亡城,但是擔任前鋒的兵卒常常會犧牲。
帶子狼使出與敵偕亡的「干城殺陣」,目前就是要將敵軍全滅,如此才能保存六地藏隱瞞情勢的目的。原本他們(六地藏)花錢只買一條性命,就是押送金砂的久世山城守,但是帶子狼顯然比他們想得更多,他要將幕府車隊與黑鍬眾全滅,才會不分敵我運用火攻,辣手無情要殺到「一個都不留」!
火燒地藏原的戰鬥分為兩階段,第一階段是刺殺幕府官員「久世山城守」,第二階段則是一舉殲滅黑鍬者眾。所謂的「干城殺陣」指的是第一階段,帶子狼用火製造混亂情勢,引出守城的干,將之殺卻;第二階段卻更妙,對於數十人一群的黑鍬者眾幾乎是秒殺──因為他動用了之前裝在嬰兒車上的「齊發連發槍」。
──大五郎的嬰兒車,現在已經是「完成版」,根本就跟戰車沒兩樣!
筆記結束前,讓我們把〈橋下六地藏〉唱完,接續前段「狼才是地藏」:
狼地藏卻怕被火圍。
火才是地藏。
火地藏卻怕被水澆。
水才是地藏。
水地藏卻要被人喝。
人才是地藏。
人若是地藏,為什麼又要拜地藏。
為什麼拜地藏!
在拜一刀與裏柳生真正開戰以前,《帶子狼》的短篇故事變成是說,開頭都會先引用一些文化風土的東西,然後再帶入情節,情景相映,可以彌補公式化作品之不足。以本篇故事,《帶子狼》故事其之三十二〈干城殺陣〉而言,開頭介紹的〈橋下六地藏〉的歌曲頗有興味,故事中也設定委託人六名全部都姓「地藏」,一語雙關。引述如下:
橋下六地藏,
老鼠咬了地藏頭。
老鼠是地藏!
鼠地藏卻要被貓捕。
貓才是地藏!
貓地藏會被狗追捕。
狗才是地藏。
犬地藏卻要被狼追。
狼才是地藏!
〈橋下六地藏〉唱到這裡,切入故事情節,擺出「道中陣」委託帶子狼的是六個姓氏為「地藏」的武士,乃是磐城平藩中,地位尊貴的地藏六家,血脈相承的地藏一門。因為藩內有金砂礦藏,引起幕府的覬覦,在運送金砂途中特意繞遠路經過磐城平藩,還藉口說要探望藩主──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,幕府只是因為財政拮据,所以把腦筋動到小諸侯頭上來了!連三萬石俸祿也要搶,真是……
武士六地藏為了抵抗蠻橫的幕府,設計在藩境之外、必經之途,雜草叢生的「地藏原」設下埋伏,一要刺殺押送金砂的首要官員──若年寄的「久世山城守」;二則是要殲滅幕府派出的「庭番黑鍬眾」,要在他們進入藩境之前加以狙殺,幕府才抓不到藉口來攻打本藩。
一次刺殺就是一次犧牲,以重金聘請帶子狼是其計畫之一,如意算盤打得震天價響,花錢買命再划算不過,因為帶子狼是外人,又是有名的刺客,就算刺殺失敗也跟本藩扯不上關係。但是,睿智的拜一刀也向六地藏陳述其中利害:
「幕府的行動絕不會因為一次刺殺而停止!同樣的作為會有兩次、三次………
「──即使這樣也沒關係嗎?」
引述六地藏與帶子狼的對話做解釋:
「干即是楯,或者說是武士。」
「也就是說,干是守護城的楯。」
「這是身為人臣之道,即使明知城將淪陷,也要像武士一樣拿著楯,誓死與城共存亡。」
這是六地藏明知無意義,卻仍然堅持聘僱帶子狼的理由──因為他們是干城,是守護城池的忠貞武士。明知本藩遲早會讓幕府攻下,也要盡一己之力持楯(盾牌)守護它。
事發當天,久世山城守率領車隊到地藏原與黑鍬眾會合,帶子狼當然不會缺席,只是他身邊的裝備,令在場所有人驚訝──他居然騎快馬、提長刀,馬鞍旁邊掛兩桶油,殺氣騰騰地獨闖敵陣!
原來「地藏原」地處荒僻,雜蕪蔓生,隨便一根枯草都有人般高,又多又密,這樣的地形最怕著火,一著火全部玩完兒!帶子狼明知此情勢,卻仍然堅持灑油放火,難道──他是真的不要命了嗎?
帶子狼持長刀刺破木桶,策馬奔馳將燃油遍灑,火種一點,地藏原瞬間變成火地獄!拜一刀隻身犯險不希奇,難得的是他居然肯做賠本生意!為了萍水相逢的陌生武士豁出性命,使出自毀長城的「干城殺陣」,究竟所為何來?
這裡所說的「干城殺陣」,根據書中所說,是屬於「孔明軍學」,攻城之時先殺守護城的士兵,干是楯,楯即是守城的士兵,先引出干殺之,不用攻城也可以亡城,但是擔任前鋒的兵卒常常會犧牲。
帶子狼使出與敵偕亡的「干城殺陣」,目前就是要將敵軍全滅,如此才能保存六地藏隱瞞情勢的目的。原本他們(六地藏)花錢只買一條性命,就是押送金砂的久世山城守,但是帶子狼顯然比他們想得更多,他要將幕府車隊與黑鍬眾全滅,才會不分敵我運用火攻,辣手無情要殺到「一個都不留」!
火燒地藏原的戰鬥分為兩階段,第一階段是刺殺幕府官員「久世山城守」,第二階段則是一舉殲滅黑鍬者眾。所謂的「干城殺陣」指的是第一階段,帶子狼用火製造混亂情勢,引出守城的干,將之殺卻;第二階段卻更妙,對於數十人一群的黑鍬者眾幾乎是秒殺──因為他動用了之前裝在嬰兒車上的「齊發連發槍」。
──大五郎的嬰兒車,現在已經是「完成版」,根本就跟戰車沒兩樣!
筆記結束前,讓我們把〈橋下六地藏〉唱完,接續前段「狼才是地藏」:
狼地藏卻怕被火圍。
火才是地藏。
火地藏卻怕被水澆。
水才是地藏。
水地藏卻要被人喝。
人才是地藏。
人若是地藏,為什麼又要拜地藏。
為什麼拜地藏!
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
筆記016:七郎兵衛「槍的悲願」
《帶子狼》故事其之廿八〈邊界之槍〉(堺筒),講刺客帶子狼受僱去刺殺製槍師傅,卻因對方懷抱有「槍的悲願」而與之結成知己(當然殺還是照殺),到後來甚至繼承了對方的火槍秘圖(連發齊發槍),而使大五郎的嬰兒車威力倍增。
我們要來引述一些設定,是關於「邊界槍」的:
天文十三年(1545),紀州津田監物由種子島帶回槍的樣本,命根來阪本的芝辻清右衛門參照製造,那就是邊界槍製造的開始。之後,幕府便委任芝辻家族世世代代為朝廷製造御用鐵槍。
本篇故事的暗殺對象「無言的七郎兵衛」是一個懷抱理想的製槍師傅,受到芝辻家族的管轄,他因為暗中開發「連發齊發槍」而遭覬覦,官方派遣帶子狼刺殺他,一則怕他研發成功,二則是想要奪取研究成果。
製槍師傅七郎兵衛認為,槍就是殺人的武器,為求極致,必須要專注於如何能快速且大量的殺人,認為其餘製槍師傅不求創新威力,只求裝飾華美以爭奇鬥妍實在是愚不可及的行為。七郎兵衛追求武器威力不斷地突破創新,所以才想要開發能夠「齊射」且「連射」的「連環齊發槍」,這是七郎兵衛的「槍的悲願」。
而七郎兵衛所開發成功的「齊發槍」(還未能連發),其描述是:
「廿條槍管分七行,排成扇狀固定在槍座,從一個藥室傳至各槍管藥室,點火的同時子彈齊發……」
就拜一刀的立場而言,接受的委託任務一定要完成!(所以他絕對會殺七郎兵衛),但是,他同情製槍師傅的「槍的悲願」,因此在刺殺同時接下了另一單委託,就是把七郎兵衛所研發出來的「連環齊發槍」製成實體並拿來運用,以此刺激其他製槍師傅加以競爭,才能讓火藥武器日新月異。
看完這一篇我想要提一個自己從前的創意,叫做「宗師殺手」,假設中原武林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,為的不是懲奸除惡(雖然這也是一個很爛的藉口),而是要毀滅一項全新發明?(譬如說「連環齊發槍」這種的)。
因為害怕嶄新科技會造成地位的更迭(武功再高都沒用啦,一槍就死了),所以中原武林六大門派各位宗師紛紛出籠,只為了能夠保住自己不朽的地位……這是我覺得,我很想效法葉言都〈古劍〉對武俠來祭出的深刻反諷。武俠小說其實有槍的,其實有的,但是那些設計圖都讓少林方丈和武當掌門聯手燒掉了(哈),固步自封的他們,還沉醉在英雄大夢中,自以為在拯救世界呢!
我們要來引述一些設定,是關於「邊界槍」的:
天文十三年(1545),紀州津田監物由種子島帶回槍的樣本,命根來阪本的芝辻清右衛門參照製造,那就是邊界槍製造的開始。之後,幕府便委任芝辻家族世世代代為朝廷製造御用鐵槍。
本篇故事的暗殺對象「無言的七郎兵衛」是一個懷抱理想的製槍師傅,受到芝辻家族的管轄,他因為暗中開發「連發齊發槍」而遭覬覦,官方派遣帶子狼刺殺他,一則怕他研發成功,二則是想要奪取研究成果。
製槍師傅七郎兵衛認為,槍就是殺人的武器,為求極致,必須要專注於如何能快速且大量的殺人,認為其餘製槍師傅不求創新威力,只求裝飾華美以爭奇鬥妍實在是愚不可及的行為。七郎兵衛追求武器威力不斷地突破創新,所以才想要開發能夠「齊射」且「連射」的「連環齊發槍」,這是七郎兵衛的「槍的悲願」。
而七郎兵衛所開發成功的「齊發槍」(還未能連發),其描述是:
「廿條槍管分七行,排成扇狀固定在槍座,從一個藥室傳至各槍管藥室,點火的同時子彈齊發……」
就拜一刀的立場而言,接受的委託任務一定要完成!(所以他絕對會殺七郎兵衛),但是,他同情製槍師傅的「槍的悲願」,因此在刺殺同時接下了另一單委託,就是把七郎兵衛所研發出來的「連環齊發槍」製成實體並拿來運用,以此刺激其他製槍師傅加以競爭,才能讓火藥武器日新月異。
看完這一篇我想要提一個自己從前的創意,叫做「宗師殺手」,假設中原武林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,為的不是懲奸除惡(雖然這也是一個很爛的藉口),而是要毀滅一項全新發明?(譬如說「連環齊發槍」這種的)。
因為害怕嶄新科技會造成地位的更迭(武功再高都沒用啦,一槍就死了),所以中原武林六大門派各位宗師紛紛出籠,只為了能夠保住自己不朽的地位……這是我覺得,我很想效法葉言都〈古劍〉對武俠來祭出的深刻反諷。武俠小說其實有槍的,其實有的,但是那些設計圖都讓少林方丈和武當掌門聯手燒掉了(哈),固步自封的他們,還沉醉在英雄大夢中,自以為在拯救世界呢!
2009年8月22日 星期六
筆記015:溫馨小品〈黑南風〉
〈黑南風〉是《帶子狼》故事其之廿六,一篇罕見的溫馨小品,不但拜一刀放下屠刀幫忙農民插秧,大五郎也展現出超強的可愛魅力,其中最迷人的一格是,下著雨的時候,拜一刀、大五郎跟著農家女(男生都被徵召去築堤了)吃中飯,幾個阿姨問大五郎說:「小朋友你幾歲啊?」大五郎臉上黏著飯粒,以手勢比「三」,這一格真是可愛到不行,完全化解了書中的殺氣(爆)。
「黑南風」所指的是梅雨季節時吹的南風,是不合時節的風,聽說會帶來豐收。本篇當中以「黑南風」來比喻罕見的、不常發生的事情,意指拜一刀以武士的身分幫忙插秧是「黑南風」,大五郎的愜意生活也是「黑南風」。
出乎意料地,這一章當中拜一刀沒殺半個人!這,當然就更是「黑南風」,帶子狼難得會吃素!(事實上,是因為沒人付錢吧 XD)
本篇末尾,揭露了拜一刀為何豁出性命也堅持要插秧的緣由,非常情深非常動人。之前說過,拜一刀本來就是「多情劍客」,就算投身冥府魔道,拜一刀的多情還是未曾消滅。看這篇故事讓我想到《刀.劍.笑》第一部故事名劍專輯的〈金黃色的夢〉,不過劉定堅的編劇技巧跟小池一夫根本沒得比呀!
「黑南風」所指的是梅雨季節時吹的南風,是不合時節的風,聽說會帶來豐收。本篇當中以「黑南風」來比喻罕見的、不常發生的事情,意指拜一刀以武士的身分幫忙插秧是「黑南風」,大五郎的愜意生活也是「黑南風」。
出乎意料地,這一章當中拜一刀沒殺半個人!這,當然就更是「黑南風」,帶子狼難得會吃素!(事實上,是因為沒人付錢吧 XD)
本篇末尾,揭露了拜一刀為何豁出性命也堅持要插秧的緣由,非常情深非常動人。之前說過,拜一刀本來就是「多情劍客」,就算投身冥府魔道,拜一刀的多情還是未曾消滅。看這篇故事讓我想到《刀.劍.笑》第一部故事名劍專輯的〈金黃色的夢〉,不過劉定堅的編劇技巧跟小池一夫根本沒得比呀!
2009年8月19日 星期三
筆記014:黑暗幕府三巨頭
《帶子狼》故事其之廿四〈道中陣〉,講的是書中一個值得玩味的設定:
──刺客帶子狼都怎麼聯絡客戶的?
北条司漫畫《城巿獵人》(CITY HUNTER)書中,冴羽獠都是利用新宿車站的留言板,在上頭註記「XYZ」,並留下聯絡方式,城巿獵人就會找到你(僅限美女 XD);而《帶子狼》呢?是要拿繪有牛頭馬面的護符,貼在街道旁的古剎,刺客帶子狼看見以後,就會用「道中陣」(標示地形地物的簡單記號之組合)留下自己所在的線索,雇主可依線索尋到他,價格面議。
這章〈道中陣〉的故事設定不是重點,重點是德川幕府黑暗勢力的三巨頭通通出場啦!「庭番黑鍬眾」的首領石根小角,和「刺客家族.裏柳生」的首領柳生烈堂,他們兩個一齊討論要如何殺死拜一刀,所想到的方法,就是反過來利用「道中陣」。
「黑鍬眾」的首領石根小角不是重點,他的出現只是稍微提起一下,之前在〈虎落笛〉故事令人印象深刻的「弁天來」三兄弟偶像團體,反而裏柳生的首領「柳生義仙烈堂」很值得注意。
柳生義仙烈堂,江湖上人稱「柳生老虎」,是真的「老虎」,因為他是阿公級的人物,出場時已經六十好幾,可是精神矍爍,智謀奇高,並且武藝超群,用「猛虎」並不足以形容之,所以叫「老虎」(這綽號是我自己取的,書中只把他稱為「猛虎」。)
柳生烈堂第一次出現是在故事其之十七〈二河白道〉,那時候的他,我說是一個「貌不驚人的歐吉桑」,而在本章故事當中,他的造型已經大致底定。他的額頭很高,滿頭白髮全往後梳,在腦後亂亂紮成一束,上唇留有鬍鬚,下頦一把長髯。這時期的烈堂還未瞎眼(瞎眼後的烈堂才是「完成型」啊 XD)我將會密切注意他瞎眼的那一章故事,記得設定好像是……夏侯惇拔矢啖睛?那實在真夠猛的!
這一章還有一個補記,就是「帶子狼為何不入江戶?」之前的故事有提到,帶子狼要幫一對姐弟復仇,卻說「我跟人有約,不入江戶城──你們必須把仇家引來。」這原因竟然是基於,拜一刀跟裏柳生的約定!
根據烈堂所言,起先是跟拜一刀約定「只要你不入江戶城,就保你一命。」所以刺客帶子狼一直遊走諸藩,以「一殺五百兩」待價而沽,替政客遂行恐怖行動,當然他是有他的計畫,只是跟柳生暫時簽定不戰協定。
而從〈道中陣〉這則故事開始,柳生的魔爪就要伸向拜一刀了!整個「裏柳生」的刺客集團都會投入,不擇手段誓殺帶子狼!相對來講,也就是《帶子狼》的壯大復仇劇正式開演了,之前都只是點綴而已。
──刺客帶子狼都怎麼聯絡客戶的?
北条司漫畫《城巿獵人》(CITY HUNTER)書中,冴羽獠都是利用新宿車站的留言板,在上頭註記「XYZ」,並留下聯絡方式,城巿獵人就會找到你(僅限美女 XD);而《帶子狼》呢?是要拿繪有牛頭馬面的護符,貼在街道旁的古剎,刺客帶子狼看見以後,就會用「道中陣」(標示地形地物的簡單記號之組合)留下自己所在的線索,雇主可依線索尋到他,價格面議。
這章〈道中陣〉的故事設定不是重點,重點是德川幕府黑暗勢力的三巨頭通通出場啦!「庭番黑鍬眾」的首領石根小角,和「刺客家族.裏柳生」的首領柳生烈堂,他們兩個一齊討論要如何殺死拜一刀,所想到的方法,就是反過來利用「道中陣」。
「黑鍬眾」的首領石根小角不是重點,他的出現只是稍微提起一下,之前在〈虎落笛〉故事令人印象深刻的「弁天來」三兄弟偶像團體,反而裏柳生的首領「柳生義仙烈堂」很值得注意。
柳生義仙烈堂,江湖上人稱「柳生老虎」,是真的「老虎」,因為他是阿公級的人物,出場時已經六十好幾,可是精神矍爍,智謀奇高,並且武藝超群,用「猛虎」並不足以形容之,所以叫「老虎」(這綽號是我自己取的,書中只把他稱為「猛虎」。)
柳生烈堂第一次出現是在故事其之十七〈二河白道〉,那時候的他,我說是一個「貌不驚人的歐吉桑」,而在本章故事當中,他的造型已經大致底定。他的額頭很高,滿頭白髮全往後梳,在腦後亂亂紮成一束,上唇留有鬍鬚,下頦一把長髯。這時期的烈堂還未瞎眼(瞎眼後的烈堂才是「完成型」啊 XD)我將會密切注意他瞎眼的那一章故事,記得設定好像是……夏侯惇拔矢啖睛?那實在真夠猛的!
這一章還有一個補記,就是「帶子狼為何不入江戶?」之前的故事有提到,帶子狼要幫一對姐弟復仇,卻說「我跟人有約,不入江戶城──你們必須把仇家引來。」這原因竟然是基於,拜一刀跟裏柳生的約定!
根據烈堂所言,起先是跟拜一刀約定「只要你不入江戶城,就保你一命。」所以刺客帶子狼一直遊走諸藩,以「一殺五百兩」待價而沽,替政客遂行恐怖行動,當然他是有他的計畫,只是跟柳生暫時簽定不戰協定。
而從〈道中陣〉這則故事開始,柳生的魔爪就要伸向拜一刀了!整個「裏柳生」的刺客集團都會投入,不擇手段誓殺帶子狼!相對來講,也就是《帶子狼》的壯大復仇劇正式開演了,之前都只是點綴而已。
2009年8月16日 星期日
筆記013:魔幻女體〈乞胸阿雪〉
《帶子狼》故事其之二十三〈乞胸阿雪〉,一開場就非常誘人,半身赤裸的刺青美女,胸前是吸吮乳頭的金太郎,背後是惡形惡狀的山姥姥,一群武士圍而殺之,卻都抵擋不了刺青女體的魔幻魅力,紛紛死在短刀之下。
這名美艷的刺青女郎,就是刺客帶子狼今回的狩獵目標,她煉就堅實肌肉,卻不是武家之女;她捨棄羞恥之心,卻又不出賣肉體。在接二連三的殺戮行動中,眾所皆知的是,她就是背叛「天堂藩」的「別式女」(女性武術指導),專責教導侍女「小太刀」刀法的阿雪!
這位美麗的刺青女郎「阿雪」,既非武家之女亦非平民百姓,而是出身自賣藝者的聯合組織,江湖上人稱「乞胸阿雪」的便是……。
這時期,不管是用何種技藝受得好處的,皆稱之為乞胸。
追烏、取綾、辻能、草芝居、江戶萬才、官芝居、香師芝居、辻淨琉璃、辻說經、辻放下、辻講釋等技藝或藝能人,全稱之為乞胸。
這些人全隸屬於「乞胸仁太夫」所管轄,領有「乞胸識別證」,可以此賺錢活口。
〈乞胸阿雪〉的故事,是一個既浪漫又感傷的復仇故事。原本阿雪是乞胸者頭領「乞胸仁太夫」的女兒,乞胸者的小公主,因為擅長小太刀刀術,讓天堂藩藩主松平大學看中,招募進藩內教導侍女武藝,成為著名的「別式女」(女性武術指導)。
卻不料阿雪的聲勢高張,引來藩內第一高手,以「眼流」著稱,擅使妖異劍法的「狐塚圓記」之覬覦,利用各種手段引得阿雪憤怒,登臨道場挑戰,才知誤入陷阱,讓狐塚圓記以「妖劍.火焰刀」施以下五門的催眠術,一時失足剝奪了寶貴貞操。
白璧玷污的乞胸阿雪首先叛離天堂藩,接著利用自己的肉體當武器,請刺青師傅宇吉在前胸後背刺上詭異圖案,並且回頭不斷誅殺藩士,其目的只是想要引蛇出洞,讓藩主松平大學再度派出「狐塚圓記」與之決一死戰,藉此達成復仇悲願,即使身死也在所不惜。
卻沒想到乞胸阿雪的挑釁行為(將死亡藩士的髮髻割下,寄回藩中惹怒藩主)連帶使得遭她殺害的藩士家屬也為之蒙羞,盛怒之下合力聘請「帶子狼」誅殺阿雪,這才有了〈乞胸阿雪〉的故事誕生。
對於刺客帶子狼而言,懷抱悲願者其心可憫,這是拜一刀心中最後一塊溫柔的淨土。之前的故事也曾經發生過,賣身為妓的可憐少女慘遭老鴇毒打,拜一刀原本不願出手,卻因為看見少女守護父母靈牌而為之感動,自願替少女受罰承受水刑和棍刑。
而對於乞胸阿雪而言,懷抱悲願其心可憫,但是任務徹底執行!他首先幫助乞胸阿雪釐清案情,看破妖劍士「狐塚圓記」的火焰刀虛像,幫助乞胸阿雪復仇成功;完成悲願後才將她一刀了結,替雇主完成交辦任務。〈乞胸阿雪〉此章可以說充分展現了「帶子狼」的江湖情義,同時又有很多「殺必思」──大五郎真好樣的,一起泡溫泉還偷摸姐姐奶奶(羞),實在是不枉費我們疼你(爆)。
〈乞胸阿雪〉內容相當豐富,也有藉由刺青師傅的自言自語講述了刺青工作的要領,也利用乞胸阿雪的復仇行動來說明江湖戰場的冷酷無情(失去貞操矢志報仇並沒有錯,但是妳無故誅殺天堂藩士還用挑釁行動羞辱他們家屬,人家難道就不要復仇?)
其中尤其奧妙的是,鎖定乞胸阿雪的心證推理:
「武士家出身的女子,不會紋身。
「如果是一般平民百姓出身的女子,為這目的,與其刺青,不如拋棄貞操,以美色相誘,在床第之間下手……
「會在胸背上刺上令人目眩的刺青,利用其極致,在對手茫然之一瞬,下殺手的這種手段,只有具有乞胸者智慧的女人,才會想到以本身的技藝去做這種事。」
〈乞胸阿雪〉這則故事充滿了恩怨糾纏,令人回味再三,其中令人著迷的片段除了「葛之湯」的溫泉紀行,還有大五郎玩三頭狗。一次出現三頭狗,恍神中以為是一隻狗有三個頭,簡直就像是地獄看門犬Cerberus,實在是令人感到親切。
這名美艷的刺青女郎,就是刺客帶子狼今回的狩獵目標,她煉就堅實肌肉,卻不是武家之女;她捨棄羞恥之心,卻又不出賣肉體。在接二連三的殺戮行動中,眾所皆知的是,她就是背叛「天堂藩」的「別式女」(女性武術指導),專責教導侍女「小太刀」刀法的阿雪!
這位美麗的刺青女郎「阿雪」,既非武家之女亦非平民百姓,而是出身自賣藝者的聯合組織,江湖上人稱「乞胸阿雪」的便是……。
這時期,不管是用何種技藝受得好處的,皆稱之為乞胸。
追烏、取綾、辻能、草芝居、江戶萬才、官芝居、香師芝居、辻淨琉璃、辻說經、辻放下、辻講釋等技藝或藝能人,全稱之為乞胸。
這些人全隸屬於「乞胸仁太夫」所管轄,領有「乞胸識別證」,可以此賺錢活口。
〈乞胸阿雪〉的故事,是一個既浪漫又感傷的復仇故事。原本阿雪是乞胸者頭領「乞胸仁太夫」的女兒,乞胸者的小公主,因為擅長小太刀刀術,讓天堂藩藩主松平大學看中,招募進藩內教導侍女武藝,成為著名的「別式女」(女性武術指導)。
卻不料阿雪的聲勢高張,引來藩內第一高手,以「眼流」著稱,擅使妖異劍法的「狐塚圓記」之覬覦,利用各種手段引得阿雪憤怒,登臨道場挑戰,才知誤入陷阱,讓狐塚圓記以「妖劍.火焰刀」施以下五門的催眠術,一時失足剝奪了寶貴貞操。
白璧玷污的乞胸阿雪首先叛離天堂藩,接著利用自己的肉體當武器,請刺青師傅宇吉在前胸後背刺上詭異圖案,並且回頭不斷誅殺藩士,其目的只是想要引蛇出洞,讓藩主松平大學再度派出「狐塚圓記」與之決一死戰,藉此達成復仇悲願,即使身死也在所不惜。
卻沒想到乞胸阿雪的挑釁行為(將死亡藩士的髮髻割下,寄回藩中惹怒藩主)連帶使得遭她殺害的藩士家屬也為之蒙羞,盛怒之下合力聘請「帶子狼」誅殺阿雪,這才有了〈乞胸阿雪〉的故事誕生。
對於刺客帶子狼而言,懷抱悲願者其心可憫,這是拜一刀心中最後一塊溫柔的淨土。之前的故事也曾經發生過,賣身為妓的可憐少女慘遭老鴇毒打,拜一刀原本不願出手,卻因為看見少女守護父母靈牌而為之感動,自願替少女受罰承受水刑和棍刑。
而對於乞胸阿雪而言,懷抱悲願其心可憫,但是任務徹底執行!他首先幫助乞胸阿雪釐清案情,看破妖劍士「狐塚圓記」的火焰刀虛像,幫助乞胸阿雪復仇成功;完成悲願後才將她一刀了結,替雇主完成交辦任務。〈乞胸阿雪〉此章可以說充分展現了「帶子狼」的江湖情義,同時又有很多「殺必思」──大五郎真好樣的,一起泡溫泉還偷摸姐姐奶奶(羞),實在是不枉費我們疼你(爆)。
〈乞胸阿雪〉內容相當豐富,也有藉由刺青師傅的自言自語講述了刺青工作的要領,也利用乞胸阿雪的復仇行動來說明江湖戰場的冷酷無情(失去貞操矢志報仇並沒有錯,但是妳無故誅殺天堂藩士還用挑釁行動羞辱他們家屬,人家難道就不要復仇?)
其中尤其奧妙的是,鎖定乞胸阿雪的心證推理:
「武士家出身的女子,不會紋身。
「如果是一般平民百姓出身的女子,為這目的,與其刺青,不如拋棄貞操,以美色相誘,在床第之間下手……
「會在胸背上刺上令人目眩的刺青,利用其極致,在對手茫然之一瞬,下殺手的這種手段,只有具有乞胸者智慧的女人,才會想到以本身的技藝去做這種事。」
〈乞胸阿雪〉這則故事充滿了恩怨糾纏,令人回味再三,其中令人著迷的片段除了「葛之湯」的溫泉紀行,還有大五郎玩三頭狗。一次出現三頭狗,恍神中以為是一隻狗有三個頭,簡直就像是地獄看門犬Cerberus,實在是令人感到親切。
2009年8月14日 星期五
筆記012:大五郎的獨角戲〈別離霜〉
《帶子狼》故事其之二十二〈別離霜〉(別れ霜),嬰兒肥的大五郎再一次擔綱演出,這一次不但展現了智勇雙全的危機處理,還有三點盡露全裸入鏡!(爆)
〈別離霜〉這篇故事的名字有點奇怪,從開始就是雨景,春意盎然,也沒有什麼「霜」啊!但是大五郎等待父親五日不歸的情景,跟〈寒到來〉那章的設計可說是如出一轍。
話說大五郎等待父親狩獵的日子,已經連續超過五日,山丘上的小亭中,默默等待的第五日竟下起雨來,驅走了寂寞的嚴冬,飄灑著淡淡的春愁。父親究竟在那兒呢?也許還平安無恙地活著,也許已成為路邊倒臥的屍體。不管怎麼說,與其等待挨餓而死,不如起身尋找父親!
〈別離霜〉的對白不多(因為大五郎生性沉默),但是觸景生情十分動人,大五郎身披簑衣在雨中默默行走,足底踩著的是初綻的春花;對於大五郎來講,所謂的春天無非便是春花細雨吧!春光爛漫對他無動於衷,一心只想追隨父親往「二河白道」的彼岸去走。
本篇最主要場景是一處無名古剎,大五郎在那裡邂逅了一位不知名的武士,起先錯認這位武士為父親,因此焦點得到轉換。編劇小池一夫把全知觀點轉到以武士眼底做出發的第三人觀點,藉此來審視大五郎的不凡氣質,面對危機時的智與勇。
進入古剎之前有一段感性對白,引述如下:
身兼著刺客任務的父親。
孩子知道父親一定會到佛前……
靜坐。
他也曾目擊,
父親將佛斬死。
為什麼父親還要到古剎?
是來跟九泉之下的母親說話嗎?
還是想用清淨的空氣來治癒心中的濁氣。
不知緣由的孩子。
依然到古剎追尋父親的蹤影。
〈別離霜〉的最高潮是大五郎誤入農田,其時田中雜蕪蔓生,農民決定放火燒田(去除雜蕪同時可用灰燼施肥),只因為一陣春雨延誤了燒田時機。大五郎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誤入田中,只有古剎中邂逅的武士知道這件事情──但是他卻見死不救?
這名武士武功高強,能在拔刀瞬間斬開簷前的滴水,刀法可說迅快無倫,但是他心中懷抱著疑惑,此乃對於大五郎煉就「生死眼」的迷惑:
「那雙眼……置自己於生死之間而化成無,猶如劍客的生死眼……
「就像經歷許多死地修羅場而來的人……
「一個如此年幼的孩童……怎有可能……」
再者,他看到大五郎面對「飢餓」的處理。古剎後院的墓場,偶有獻給死者的供奉(豆沙包之類的),大五郎肚子餓了,想吃那些豆沙包,但他卻未不告而取,而是用自己身上的背心做為交換!此一舉動更令武士為之訝然,決心跟蹤大五郎,窺探他的出身來歷。
大五郎誤入田中,只有武士知情,但他見死不救,因為他想知道──煉就「生死眼」的大五郎,面對如此致命危機,究竟會做如何處理?在之前的故事當中,拜一刀曾經利用墓石躲避火劫之厄,但是大五郎此刻身處草田,放眼望去只有枯草和溼泥,他能做的自救行動──無非就是!
大五郎脫去了可燃的衣褲,刮取周遭爛泥圍成防火帶,只要能用做掩蔽,熊熊火勢輕易燒他不著。又,因為溼泥帶有水分,大五郎在防火帶中用溼泥包覆自己,以求不遭濃煙嗆傷。
書中所載當然是無巧不成書,如果沒有那一場春雨便不會有溼泥可供掩蔽以及阻攔火勢,之後的一陣颳風更是神來之筆,拯救大五郎於一髮之千鈞。大五郎讓農民自泥中救出之時,雖未受到火燒煙嗆,卻因疲累和驚嚇而幾近休克,但是──那位不知名的武士還有話說!
「果真是生死眼!像是揮劍開拓死地,歷經幾度腥風血雨,由修羅場歷練而來的人,所特有的眼神。
「這是連我用斬人劍殺人無數的人都無法達到的境界。
「何以這小孩能達到……
「不弄清楚不行!」
堂堂武士居然對一個幼童擺開架勢亮門戶──說實在的,你是要不要臉哪!但是大五郎可爭氣喲!感應到武士的殺氣,他光著屁股(爆)拾起一截枯枝,跟著也擺出「水鷗流」斬馬刀的起手架勢,那感覺,好像他手中所持便是倚天劍、屠龍刀,面對敵手足有一拚之力,真劍勝負也不能令他畏懼!
劍拔弩張的刺激情勢,因為一句「爹(ちゃん)!」而輕鬆化解,原來拜一刀此時終於現身!煉就「生死眼」的大五郎,只有看見老爹無恙,才會又顯露出天真童稚的可愛表情。
本章最後以決鬥收束(這差不多已是慣例了),能使快劍斬落簷前滴水的武士,終究不敵乾坤獨步的刺客帶子狼。這個時候我們才知道,那位見死不救的武士,他的名字是:
田宮一傳流「伊木地左門」,江湖中人稱「赤血左門」的便是。
而,拜一刀的家傳絕學「水鷗流刀殺法」於今確認有兩種型態,海陸雙霸。在陸地上使用,稱為「水鷗流斬馬刀」,能以一刀之力斬殺狂奔悍馬;在河海中使用,叫做「水鷗流切波刀」,以其身形與刀勢的配合俐落無比,瞬間出奇將敵手斬除。
〈別離霜〉這篇故事的名字有點奇怪,從開始就是雨景,春意盎然,也沒有什麼「霜」啊!但是大五郎等待父親五日不歸的情景,跟〈寒到來〉那章的設計可說是如出一轍。
話說大五郎等待父親狩獵的日子,已經連續超過五日,山丘上的小亭中,默默等待的第五日竟下起雨來,驅走了寂寞的嚴冬,飄灑著淡淡的春愁。父親究竟在那兒呢?也許還平安無恙地活著,也許已成為路邊倒臥的屍體。不管怎麼說,與其等待挨餓而死,不如起身尋找父親!
〈別離霜〉的對白不多(因為大五郎生性沉默),但是觸景生情十分動人,大五郎身披簑衣在雨中默默行走,足底踩著的是初綻的春花;對於大五郎來講,所謂的春天無非便是春花細雨吧!春光爛漫對他無動於衷,一心只想追隨父親往「二河白道」的彼岸去走。
本篇最主要場景是一處無名古剎,大五郎在那裡邂逅了一位不知名的武士,起先錯認這位武士為父親,因此焦點得到轉換。編劇小池一夫把全知觀點轉到以武士眼底做出發的第三人觀點,藉此來審視大五郎的不凡氣質,面對危機時的智與勇。
進入古剎之前有一段感性對白,引述如下:
身兼著刺客任務的父親。
孩子知道父親一定會到佛前……
靜坐。
他也曾目擊,
父親將佛斬死。
為什麼父親還要到古剎?
是來跟九泉之下的母親說話嗎?
還是想用清淨的空氣來治癒心中的濁氣。
不知緣由的孩子。
依然到古剎追尋父親的蹤影。
〈別離霜〉的最高潮是大五郎誤入農田,其時田中雜蕪蔓生,農民決定放火燒田(去除雜蕪同時可用灰燼施肥),只因為一陣春雨延誤了燒田時機。大五郎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誤入田中,只有古剎中邂逅的武士知道這件事情──但是他卻見死不救?
這名武士武功高強,能在拔刀瞬間斬開簷前的滴水,刀法可說迅快無倫,但是他心中懷抱著疑惑,此乃對於大五郎煉就「生死眼」的迷惑:
「那雙眼……置自己於生死之間而化成無,猶如劍客的生死眼……
「就像經歷許多死地修羅場而來的人……
「一個如此年幼的孩童……怎有可能……」
再者,他看到大五郎面對「飢餓」的處理。古剎後院的墓場,偶有獻給死者的供奉(豆沙包之類的),大五郎肚子餓了,想吃那些豆沙包,但他卻未不告而取,而是用自己身上的背心做為交換!此一舉動更令武士為之訝然,決心跟蹤大五郎,窺探他的出身來歷。
大五郎誤入田中,只有武士知情,但他見死不救,因為他想知道──煉就「生死眼」的大五郎,面對如此致命危機,究竟會做如何處理?在之前的故事當中,拜一刀曾經利用墓石躲避火劫之厄,但是大五郎此刻身處草田,放眼望去只有枯草和溼泥,他能做的自救行動──無非就是!
大五郎脫去了可燃的衣褲,刮取周遭爛泥圍成防火帶,只要能用做掩蔽,熊熊火勢輕易燒他不著。又,因為溼泥帶有水分,大五郎在防火帶中用溼泥包覆自己,以求不遭濃煙嗆傷。
書中所載當然是無巧不成書,如果沒有那一場春雨便不會有溼泥可供掩蔽以及阻攔火勢,之後的一陣颳風更是神來之筆,拯救大五郎於一髮之千鈞。大五郎讓農民自泥中救出之時,雖未受到火燒煙嗆,卻因疲累和驚嚇而幾近休克,但是──那位不知名的武士還有話說!
「果真是生死眼!像是揮劍開拓死地,歷經幾度腥風血雨,由修羅場歷練而來的人,所特有的眼神。
「這是連我用斬人劍殺人無數的人都無法達到的境界。
「何以這小孩能達到……
「不弄清楚不行!」
堂堂武士居然對一個幼童擺開架勢亮門戶──說實在的,你是要不要臉哪!但是大五郎可爭氣喲!感應到武士的殺氣,他光著屁股(爆)拾起一截枯枝,跟著也擺出「水鷗流」斬馬刀的起手架勢,那感覺,好像他手中所持便是倚天劍、屠龍刀,面對敵手足有一拚之力,真劍勝負也不能令他畏懼!
劍拔弩張的刺激情勢,因為一句「爹(ちゃん)!」而輕鬆化解,原來拜一刀此時終於現身!煉就「生死眼」的大五郎,只有看見老爹無恙,才會又顯露出天真童稚的可愛表情。
本章最後以決鬥收束(這差不多已是慣例了),能使快劍斬落簷前滴水的武士,終究不敵乾坤獨步的刺客帶子狼。這個時候我們才知道,那位見死不救的武士,他的名字是:
田宮一傳流「伊木地左門」,江湖中人稱「赤血左門」的便是。
而,拜一刀的家傳絕學「水鷗流刀殺法」於今確認有兩種型態,海陸雙霸。在陸地上使用,稱為「水鷗流斬馬刀」,能以一刀之力斬殺狂奔悍馬;在河海中使用,叫做「水鷗流切波刀」,以其身形與刀勢的配合俐落無比,瞬間出奇將敵手斬除。
2009年8月11日 星期二
筆記011:二河白道的悲願
佛家有云,一心有二河白道,火河為嫉妒,水河為貪慾,然而,不受二河之引誘,順其間通過,在狹窄白道上一心前進,方能到達彼岸淨土。
《帶子狼》第九話〈刺客街道〉有提到,拜一刀是為了對抗政敵,違背幕府御旨,背棄自己武士的世家和身分,寧可投身冥府魔道、六道四生,和兒子大五郎共組殺手偶像團體「帶子狼」,只為了完成復仇大計。而在第十七話〈二河白道〉則講的更明白:拜一刀要對抗的大讎大敵不是別人,就是同為幕府鷹爪的「刺客」柳生家!
第十七話〈二河白道〉稍稍交代了拜一刀的光輝過去,身為幕府御用的公儀介錯人,掌握諸侯的處刑大權,家中有懷胎美麗的妻子(大五郎的母親,名叫薊子),一切生活似乎都很美好,但是……。
拜一刀之妻「薊子」在懷胎時經常做惡夢,夢到從血池針山傳來冤魂哭號──啊,難道因為丈夫的職業,是專事斬首的介錯人嗎?為了安撫薊子的焦慮,拜一刀對著妻子說,如果是生男孩,就取名為「大五郎」。
「居貧而不憂,居富而不驕……
「身置生死關頭,仍怡然自得,踏地獄、惡鬼、畜牲、修羅、天上五道,堅強地活著。
「五道加上人道為六道。大五就是悟得五道的意思。
「六道四生,我們的孩子能在順逆之境中,自強不息……」
拜家後院有一私設的佛堂,所祭拜者都是拜一刀的刀下亡魂,但沒想到有一天,柳生家的使者「柳生備前守」找上門來,說讚州生駒藩有三名武士在柳生門前切腹死證,控告拜一刀大逆不忠,以血印上陳「斬奸狀」,請求「柳生」出面主持正義,證據就在拜家佛堂……。
柳生備前守到佛堂一看,果不其然!全部的靈位上頭都有葵花家紋(德川家的家紋),這表示什麼?不就暗示拜一刀整天在詛咒幕府,確有謀逆之心!
早在柳生備前守造訪以前,拜一刀便已家破人亡,妻子婢僕全數遭殺害,只有初生的大五郎倖免於難(薊子斷氣前將大五郎生下來),而今柳生家的使者又持「斬奸狀」前來步步進逼,再加上靈牌遭偷換的如山鐵證……拜一刀真的怒了!
「我早知裏柳生想要這個職位,是為此而用計陷害我的吧?」
「哦!何謂裏柳生?柳生家族怎麼會有表裏之分呢?」
「宗矩子,十兵衛三嚴、友矩、宗冬是為表柳生!
「另一子義仙,又名烈堂,是為裏柳生──也就是你(柳生備前守)的祖父,是現在幕後真正握有實權的柳生。
「疏通內閣,勾結偵查人黑鍬眾,陰謀逼我下台,以奪取劊子手介錯人的要職。」
「這二階笠紋是將軍家以武術教練蒙騙世人的表柳生家紋。而裏柳生則是用始祖美作守家嚴的地榆和雀做為家紋,這就是證據。」
以上大段引述就是《帶子狼》全書之眼!由柳生義仙烈堂帶領的「刺客」裏柳生家族,為了謀奪拜一刀「公儀介錯人」的要職,不惜勾結黑鍬眾將拜家設計陷害,甚至滅門,只為達成一己私慾。卻沒想到拜一刀武藝高強,先將柳生門人殺退,爭取到一段喘息時間;大五郎抓周之後,父子檔組成殺手偶像團體「帶子狼」,投身冥府魔道、六道四生,以此為基礎來對「裏柳生」柳生烈堂門下展開壯烈復仇。
「二河白道」是《帶子狼》故事常見的慣用語,通常會講成「二河白道的悲願」,意指刺客帶子狼的復仇大計。嫉妒的火河和貪慾的水河,就像柳生家族(表柳生與裏柳生)對於拜氏父子的苦苦相逼,「帶子狼」必須行走在狹窄的白道上,抵抗二河之迫害,才能從容抵達彼岸淨土。
柳生義仙烈堂,刺客帶子狼的強仇大敵,初出場時只是貌不驚人的歐吉桑,卻沒想到後來會變成極富魅力的反派大魔王,江湖上人稱「柳生老虎」。烈堂令我印象深刻的無非是他的獨眼,簡直就像是在呼應「柳生十兵衛三嚴」。
又,帶子狼所說,「表柳生」的柳生十兵衛三嚴,不要懷疑,就是山田風太郎小說《柳生忍法帖》和《魔界轉生》所極力描寫的那一位。
《帶子狼》第九話〈刺客街道〉有提到,拜一刀是為了對抗政敵,違背幕府御旨,背棄自己武士的世家和身分,寧可投身冥府魔道、六道四生,和兒子大五郎共組殺手偶像團體「帶子狼」,只為了完成復仇大計。而在第十七話〈二河白道〉則講的更明白:拜一刀要對抗的大讎大敵不是別人,就是同為幕府鷹爪的「刺客」柳生家!
第十七話〈二河白道〉稍稍交代了拜一刀的光輝過去,身為幕府御用的公儀介錯人,掌握諸侯的處刑大權,家中有懷胎美麗的妻子(大五郎的母親,名叫薊子),一切生活似乎都很美好,但是……。
拜一刀之妻「薊子」在懷胎時經常做惡夢,夢到從血池針山傳來冤魂哭號──啊,難道因為丈夫的職業,是專事斬首的介錯人嗎?為了安撫薊子的焦慮,拜一刀對著妻子說,如果是生男孩,就取名為「大五郎」。
「居貧而不憂,居富而不驕……
「身置生死關頭,仍怡然自得,踏地獄、惡鬼、畜牲、修羅、天上五道,堅強地活著。
「五道加上人道為六道。大五就是悟得五道的意思。
「六道四生,我們的孩子能在順逆之境中,自強不息……」
拜家後院有一私設的佛堂,所祭拜者都是拜一刀的刀下亡魂,但沒想到有一天,柳生家的使者「柳生備前守」找上門來,說讚州生駒藩有三名武士在柳生門前切腹死證,控告拜一刀大逆不忠,以血印上陳「斬奸狀」,請求「柳生」出面主持正義,證據就在拜家佛堂……。
柳生備前守到佛堂一看,果不其然!全部的靈位上頭都有葵花家紋(德川家的家紋),這表示什麼?不就暗示拜一刀整天在詛咒幕府,確有謀逆之心!
早在柳生備前守造訪以前,拜一刀便已家破人亡,妻子婢僕全數遭殺害,只有初生的大五郎倖免於難(薊子斷氣前將大五郎生下來),而今柳生家的使者又持「斬奸狀」前來步步進逼,再加上靈牌遭偷換的如山鐵證……拜一刀真的怒了!
「我早知裏柳生想要這個職位,是為此而用計陷害我的吧?」
「哦!何謂裏柳生?柳生家族怎麼會有表裏之分呢?」
「宗矩子,十兵衛三嚴、友矩、宗冬是為表柳生!
「另一子義仙,又名烈堂,是為裏柳生──也就是你(柳生備前守)的祖父,是現在幕後真正握有實權的柳生。
「疏通內閣,勾結偵查人黑鍬眾,陰謀逼我下台,以奪取劊子手介錯人的要職。」
「這二階笠紋是將軍家以武術教練蒙騙世人的表柳生家紋。而裏柳生則是用始祖美作守家嚴的地榆和雀做為家紋,這就是證據。」
以上大段引述就是《帶子狼》全書之眼!由柳生義仙烈堂帶領的「刺客」裏柳生家族,為了謀奪拜一刀「公儀介錯人」的要職,不惜勾結黑鍬眾將拜家設計陷害,甚至滅門,只為達成一己私慾。卻沒想到拜一刀武藝高強,先將柳生門人殺退,爭取到一段喘息時間;大五郎抓周之後,父子檔組成殺手偶像團體「帶子狼」,投身冥府魔道、六道四生,以此為基礎來對「裏柳生」柳生烈堂門下展開壯烈復仇。
「二河白道」是《帶子狼》故事常見的慣用語,通常會講成「二河白道的悲願」,意指刺客帶子狼的復仇大計。嫉妒的火河和貪慾的水河,就像柳生家族(表柳生與裏柳生)對於拜氏父子的苦苦相逼,「帶子狼」必須行走在狹窄的白道上,抵抗二河之迫害,才能從容抵達彼岸淨土。
柳生義仙烈堂,刺客帶子狼的強仇大敵,初出場時只是貌不驚人的歐吉桑,卻沒想到後來會變成極富魅力的反派大魔王,江湖上人稱「柳生老虎」。烈堂令我印象深刻的無非是他的獨眼,簡直就像是在呼應「柳生十兵衛三嚴」。
又,帶子狼所說,「表柳生」的柳生十兵衛三嚴,不要懷疑,就是山田風太郎小說《柳生忍法帖》和《魔界轉生》所極力描寫的那一位。
2009年8月9日 星期日
筆記010:經典戰法「心理攻擊」
《帶子狼》故事其十六〈半疊、一疊、貮合半〉講的是刺客「帶子狼」與浪人「賣頭左近」一次驚心動魄的對決。這次拜子狼遇上了勢均力敵的對手,他是「微塵派」中出類拔萃,擅長「飛翔劍法」的武功高手──備前浪人刺野左近,因在街頭賣藝讓人戲耍砍頭,是故又稱為「賣頭左近」。
賣頭左近的謀生方式,用一句名言來形容:「大好頭顱,誰人砍之?」他用一張草蓆蓋住身體,只露出頭,客人一次付五十文錢,不管用刀砍用槍刺還是用槌仔槌都可以,大好頭顱隨便客人取樂,但是一次不中就是五十文。在街頭賣藝的過程當中,賣頭左近邂逅了刺客帶子狼,兩人相知相惜,摩擦出激烈的火花。
刺野左近來自備前岡山,是「微塵派」的武功高手,除了「飛翔劍法」還擅長「空手奪白刃」。但是,他為何會淪落街頭賣藝,把一身武藝用做稻梁謀呢?原來是他見識到社會現實,深覺武藝有害無益,所以只用於街頭賣藝,安貧樂道遊戲人生。
面對到利用武藝殺人謀財,漂流四方茫然無依的刺客帶子狼,賣頭左近對於嬰兒肥的大五郎起了惻隱之心,希望拜一刀能夠放下屠刀,歸隱山林,好好把幼子養育成人──否則,他只好盡一己之力為人間除害!
「武藝不過是殺人的伎倆,我(備前左近)深感武藝之無用,遂用之於街頭賣藝。但若殺一人(拜一刀)可救千萬人,那麼,這武藝便是有用!」
前一刻才在小酒館低斟淺酌,後一刻卻在墳場白刃相見。
啊~~難為知己難為敵。
帶子狼對決賣頭左近的一場決戰非常經典,先以意念交鋒,再有短兵相接,表面上看起來只是一刀決勝負,但是雙方其實已經歷練了幾次生死。
兩人對峙良久,看起來像沒過招,其實已經過了很多招,甚至死了好幾次,而到真正出手才是勝負之天。這種對戰手法在菊地秀行的小說叫做「心理攻擊」,馬榮成在《中華英雄》和《風雲》當中也有用到,甚至張藝謀的電影《英雄》也都還抄這一招。
帶子狼和賣頭左近這場決戰,勝負的關鍵點並不是在於武藝,而是在於觀念。賣頭左近拋棄了武士身分,卻放不下武士的尊嚴,微塵派飛翔劍法可以輕易將拜一刀殺死,但他卻不願先擊斷拜一刀手上的「胴太貫」(戰場用武士刀),以致於讓帶子狼有可趁之機,先一步將左近殺卻,保全了自身性命。
反觀拜一刀,他只要能掌握一絲求勝契機,就算發暗器出賤招他也做得下去,因為他必須活著,活著才能復仇,在這個前提之下,遇神斬神,逢佛殺佛,更何況對方只是萍水相逢的流浪武士?
「──我(拜一刀)只是殺人工具,而你(備前左近)卻把刀看做武士心!」
因為這點些微差異,刺客帶子狼逆境求生,為自己又爭取到了又一次存活的機會。而故事末尾拜一刀含著眼淚所向讀者傾訴的,「二河白道的悲願」究竟是指什麼?
賣頭左近的謀生方式,用一句名言來形容:「大好頭顱,誰人砍之?」他用一張草蓆蓋住身體,只露出頭,客人一次付五十文錢,不管用刀砍用槍刺還是用槌仔槌都可以,大好頭顱隨便客人取樂,但是一次不中就是五十文。在街頭賣藝的過程當中,賣頭左近邂逅了刺客帶子狼,兩人相知相惜,摩擦出激烈的火花。
刺野左近來自備前岡山,是「微塵派」的武功高手,除了「飛翔劍法」還擅長「空手奪白刃」。但是,他為何會淪落街頭賣藝,把一身武藝用做稻梁謀呢?原來是他見識到社會現實,深覺武藝有害無益,所以只用於街頭賣藝,安貧樂道遊戲人生。
面對到利用武藝殺人謀財,漂流四方茫然無依的刺客帶子狼,賣頭左近對於嬰兒肥的大五郎起了惻隱之心,希望拜一刀能夠放下屠刀,歸隱山林,好好把幼子養育成人──否則,他只好盡一己之力為人間除害!
「武藝不過是殺人的伎倆,我(備前左近)深感武藝之無用,遂用之於街頭賣藝。但若殺一人(拜一刀)可救千萬人,那麼,這武藝便是有用!」
前一刻才在小酒館低斟淺酌,後一刻卻在墳場白刃相見。
啊~~難為知己難為敵。
帶子狼對決賣頭左近的一場決戰非常經典,先以意念交鋒,再有短兵相接,表面上看起來只是一刀決勝負,但是雙方其實已經歷練了幾次生死。
兩人對峙良久,看起來像沒過招,其實已經過了很多招,甚至死了好幾次,而到真正出手才是勝負之天。這種對戰手法在菊地秀行的小說叫做「心理攻擊」,馬榮成在《中華英雄》和《風雲》當中也有用到,甚至張藝謀的電影《英雄》也都還抄這一招。
帶子狼和賣頭左近這場決戰,勝負的關鍵點並不是在於武藝,而是在於觀念。賣頭左近拋棄了武士身分,卻放不下武士的尊嚴,微塵派飛翔劍法可以輕易將拜一刀殺死,但他卻不願先擊斷拜一刀手上的「胴太貫」(戰場用武士刀),以致於讓帶子狼有可趁之機,先一步將左近殺卻,保全了自身性命。
反觀拜一刀,他只要能掌握一絲求勝契機,就算發暗器出賤招他也做得下去,因為他必須活著,活著才能復仇,在這個前提之下,遇神斬神,逢佛殺佛,更何況對方只是萍水相逢的流浪武士?
「──我(拜一刀)只是殺人工具,而你(備前左近)卻把刀看做武士心!」
因為這點些微差異,刺客帶子狼逆境求生,為自己又爭取到了又一次存活的機會。而故事末尾拜一刀含著眼淚所向讀者傾訴的,「二河白道的悲願」究竟是指什麼?
2009年8月7日 星期五
筆記009:庭番黑鍬眾現身
《帶子狼》故事其十五〈虎落笛〉,只是一個簡單的小過場,但是裡頭遭到拜一刀斬殺的庭番左氏三兄弟「弁天來」可說是幕府黑暗勢力「庭番黑鍬眾」的初次登場,值得記上一筆。
之前提到過,所謂「庭番」是幕府御用的偵查人,專門查探諸侯的情勢和動靜,他們和「刺客」柳生家、「介錯人」拜家鼎足而三,都是幕府的鷹犬爪牙。後來「介錯人」拜家遭到政敵陷害,當代家主「拜一刀」攜同幼子「拜大五郎」投身冥府魔道、六道四生,造就了「刺客帶子狼」這個父子搭檔的殺手偶像團體,才出現了我們現在在談的《帶子狼》這則時代傳奇。
首次出場的庭番當中,乃是由左氏三兄弟所組成的偶像團體,名為「弁天來」。這個團體名稱是基於三兄弟的名字分別叫做「弁馬」、「天馬」和「來馬」,所以就叫做「弁天來」。三人都穿戴大斗篷和草笠,幪頭蓋面的非常神秘,殺人絕技是三位一體。
一個使用手背鉤。
一個使用虎牙棒。
一個使用反手劍。
這篇故事名為〈虎落笛〉,介紹了「庭番黑鍬眾」的左氏三兄弟,但是骨子裡還是在凸顯帶子狼,使用的是小說技巧的「烘雲托月法」。小池一夫先安排「弁天來」大殺四方顯露絕技,俐落爽脆連帶子狼也為之讚嘆「好利害」!之後當然是兩組偶像團體的紅白合戰,更不囉嗦,刺客帶子狼在三五頁間就把「弁天來」給收拾乾淨,此時左氏兄弟發出的讚嘆是:
「好、好像是……聽見……我的頸項在哭泣一般……
「不愧是……劊子手……血在噴……從肩膀被砍的傷口……
「好像是枯木在響……
「我也曾希望能……砍出一次……像……虎落笛般的聲音……
「我……死在你的刀下……也瞑目……」
所以這一章叫做〈虎落笛〉。只是一個簡單的過場,如果說單純為烘托「帶子狼」的武藝高超,那也太無聊了,我覺得比較重點的反而是在於介紹「庭番黑鍬眾」的初次登場。
之前提到過,所謂「庭番」是幕府御用的偵查人,專門查探諸侯的情勢和動靜,他們和「刺客」柳生家、「介錯人」拜家鼎足而三,都是幕府的鷹犬爪牙。後來「介錯人」拜家遭到政敵陷害,當代家主「拜一刀」攜同幼子「拜大五郎」投身冥府魔道、六道四生,造就了「刺客帶子狼」這個父子搭檔的殺手偶像團體,才出現了我們現在在談的《帶子狼》這則時代傳奇。
首次出場的庭番當中,乃是由左氏三兄弟所組成的偶像團體,名為「弁天來」。這個團體名稱是基於三兄弟的名字分別叫做「弁馬」、「天馬」和「來馬」,所以就叫做「弁天來」。三人都穿戴大斗篷和草笠,幪頭蓋面的非常神秘,殺人絕技是三位一體。
一個使用手背鉤。
一個使用虎牙棒。
一個使用反手劍。
這篇故事名為〈虎落笛〉,介紹了「庭番黑鍬眾」的左氏三兄弟,但是骨子裡還是在凸顯帶子狼,使用的是小說技巧的「烘雲托月法」。小池一夫先安排「弁天來」大殺四方顯露絕技,俐落爽脆連帶子狼也為之讚嘆「好利害」!之後當然是兩組偶像團體的紅白合戰,更不囉嗦,刺客帶子狼在三五頁間就把「弁天來」給收拾乾淨,此時左氏兄弟發出的讚嘆是:
「好、好像是……聽見……我的頸項在哭泣一般……
「不愧是……劊子手……血在噴……從肩膀被砍的傷口……
「好像是枯木在響……
「我也曾希望能……砍出一次……像……虎落笛般的聲音……
「我……死在你的刀下……也瞑目……」
所以這一章叫做〈虎落笛〉。只是一個簡單的過場,如果說單純為烘托「帶子狼」的武藝高超,那也太無聊了,我覺得比較重點的反而是在於介紹「庭番黑鍬眾」的初次登場。
2009年8月4日 星期二
筆記008:遇佛殺佛的〈無門關〉
《帶子狼》故事其之十三〈無門關〉,我給它一個標題,借用奇儒的小說書名,叫做「砍向達摩的一刀」,因為刺客帶子狼這一次的目標不是人,而是佛!他受聘殺死若木藩大德寺人人景仰的慈惠法師,投身冥府魔道,只能向牛頭馬面祈求武運的刺客帶子狼,對上了佛法無邊的慈惠法師,這一刀……他怎麼殺得下手?
大道無門 千差路有り
此の関を透得せば 乾坤独步ならん
以上引用是〈無門關〉很重要的一句銘言,中文翻譯為「大道無門千差有路,透得此關乾坤獨步」。我不太清楚什麼意思,但是我知道,刺客帶子狼在面對慈惠法師之時吃了不少苦頭,心念為佛力束縛,手上拿刀,對方全無抵抗,可是他居然殺不下去!
拜一刀原本要在佛前自盡切腹,卻為慈惠法師所阻止,同時,法師的一段開釋,可以做為武俠小說「氣勢剋敵」的理論基礎,可以與司馬翎小說相互印證。
「本非一物,何以斬之……
「主、客觀合而為一,忘己成無,內外成一,如此之身,何能殺之……
這兩段話是解釋,拜一刀為何無法揮出那「砍向達摩的一刀」。
「欲殺人則必須有殺氣,若引動對方之殺氣,恐怖之氣亦隨之而來,刀得以降之,但無終究是無。
「若氣不為所動……你(拜一刀)發出的殺氣亦原封不動返回。
「無法殺之時,欲更加強意念斬殺,則結果將殺了自己。」
這樣子講很像《三少爺的劍》最後一段「奪命十五劍」的立論基礎,燕十三的最後一劍,是否可以做為如此解釋?另類的解釋?
「我不這麼認為。」
「不是不這麼認為,而是你尚未到達無的境界,所以無法殺人。」
《帶子狼》的一篇故事通常在敘述之時會切成幾個段落交錯排列,製造出高潮迭起的感覺。拜一刀在暗殺失敗之後,遁入大神山與草木土石、山川禽獸為伍,培養自己臻至「無」的境界。接下來引一段他的領悟:
「將主觀和客觀合而為一,忘記自身的存在,把無和己溶成一體,內外打成一片……
「將生來所學的技藝、知識、經驗全部歸零,見佛殺佛,逢父母殺父母,逢祖殺祖,不持任何感情方能達到無字境界。」
刺客帶子狼於「大神山」修行歸來,可以說心靈修煉又突進一層,遇神斬神,見佛殺佛!此所以「大道無門千差有路,透得此關乾坤獨步」,為了要完成家族復仇的使命,連性命都可以交付給冥府魔道的牛頭馬面,一刀出鞘,鬼泣神驚,縱是佛在眼前,也不能阻我去路!
《帶子狼》故事其之十三〈無門關〉可以與溫瑞安《江湖閒話》當中〈沈虎禪的禪〉相互印證,其實那都是「禪意刀」,用奇儒的方式講,叫做「砍向達摩的一刀」。說到這裡又要好笑,奇儒明明自己有一部小說叫《蟬翼刀》,但是卻始終巴不著「禪意刀」,反而是讓溫瑞安和小池一夫印證了這「禪意刀」的境界和示例。
又,所謂「大神山」(おおかみやま)其意亦可為「狼山」。因為日文平假名的拼法,おおかみ就是「狼」,但是かみ又可以寫做「神」,おおかみ就是「大神」,跟おおさか(大阪)是類似的拼法。所以本章開始的時候,拜一刀修煉自己與山石草木同化,連野狼都把他當成同類──而,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狼?因為拜一刀所在的地方叫做「狼山」。
大道無門 千差路有り
此の関を透得せば 乾坤独步ならん
以上引用是〈無門關〉很重要的一句銘言,中文翻譯為「大道無門千差有路,透得此關乾坤獨步」。我不太清楚什麼意思,但是我知道,刺客帶子狼在面對慈惠法師之時吃了不少苦頭,心念為佛力束縛,手上拿刀,對方全無抵抗,可是他居然殺不下去!
拜一刀原本要在佛前自盡切腹,卻為慈惠法師所阻止,同時,法師的一段開釋,可以做為武俠小說「氣勢剋敵」的理論基礎,可以與司馬翎小說相互印證。
「本非一物,何以斬之……
「主、客觀合而為一,忘己成無,內外成一,如此之身,何能殺之……
這兩段話是解釋,拜一刀為何無法揮出那「砍向達摩的一刀」。
「欲殺人則必須有殺氣,若引動對方之殺氣,恐怖之氣亦隨之而來,刀得以降之,但無終究是無。
「若氣不為所動……你(拜一刀)發出的殺氣亦原封不動返回。
「無法殺之時,欲更加強意念斬殺,則結果將殺了自己。」
這樣子講很像《三少爺的劍》最後一段「奪命十五劍」的立論基礎,燕十三的最後一劍,是否可以做為如此解釋?另類的解釋?
「我不這麼認為。」
「不是不這麼認為,而是你尚未到達無的境界,所以無法殺人。」
《帶子狼》的一篇故事通常在敘述之時會切成幾個段落交錯排列,製造出高潮迭起的感覺。拜一刀在暗殺失敗之後,遁入大神山與草木土石、山川禽獸為伍,培養自己臻至「無」的境界。接下來引一段他的領悟:
「將主觀和客觀合而為一,忘記自身的存在,把無和己溶成一體,內外打成一片……
「將生來所學的技藝、知識、經驗全部歸零,見佛殺佛,逢父母殺父母,逢祖殺祖,不持任何感情方能達到無字境界。」
刺客帶子狼於「大神山」修行歸來,可以說心靈修煉又突進一層,遇神斬神,見佛殺佛!此所以「大道無門千差有路,透得此關乾坤獨步」,為了要完成家族復仇的使命,連性命都可以交付給冥府魔道的牛頭馬面,一刀出鞘,鬼泣神驚,縱是佛在眼前,也不能阻我去路!
《帶子狼》故事其之十三〈無門關〉可以與溫瑞安《江湖閒話》當中〈沈虎禪的禪〉相互印證,其實那都是「禪意刀」,用奇儒的方式講,叫做「砍向達摩的一刀」。說到這裡又要好笑,奇儒明明自己有一部小說叫《蟬翼刀》,但是卻始終巴不著「禪意刀」,反而是讓溫瑞安和小池一夫印證了這「禪意刀」的境界和示例。
又,所謂「大神山」(おおかみやま)其意亦可為「狼山」。因為日文平假名的拼法,おおかみ就是「狼」,但是かみ又可以寫做「神」,おおかみ就是「大神」,跟おおさか(大阪)是類似的拼法。所以本章開始的時候,拜一刀修煉自己與山石草木同化,連野狼都把他當成同類──而,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狼?因為拜一刀所在的地方叫做「狼山」。
2009年8月2日 星期日
筆記007:大五郎的獨角戲〈可憐阿末〉
《帶子狼》故事當中偶爾會出現以大五郎為主的故事,因為是短篇連作,所以焦點轉換無傷大雅,反而還可以帶給讀者不同的感受。
〈可憐阿末〉(阿末無情)是《帶子狼》漫畫其之十二,所謂的「阿末」指的是女侍當中身分最低的下女,這一篇所講的「阿末」,那個可憐的少女,其實名字叫做「阿松」。
〈可憐阿末〉的故事是接續第十一話〈寒到來〉而來,開頭是大五郎在河岸看人家放風箏,和武士之子起了衝突,兩歲的小小孩對抗十歲的大小孩,如果打輸就算了,偏偏還打贏!不僅如此,還抽走對方的武士刀並且將之砍傷,這才是最麻煩的事情,因為對方是武士之子,武士的尊嚴不容侵犯。
大五郎因為殺傷了武士之子,讓對方侍僕帶回家中處置。對方家主人是個識貨的,看出大五郎煉就「生死眼」(心中已無生死的,刺客的眼神),那是踏遍無數修羅場才能鍛煉出的一種心靈修為,清澈的眼底有令人恐懼的眼神,全不懼光而且眼神沒有焦點,對於世事盡皆漠然。
武士家主人不但看出大五郎的生死眼,更從案發狀況推測出,大五郎的俐落手法是出自「水鷗流斬馬刀」!(這是拜一刀的家傳武藝)。因為「帶子狼」拜一刀的名頭太過響亮,他必須小心從事,所以將大五郎囚禁起來,要讓他受痛苦折磨,禁不住只好呼喚大狼,爾後才以逸待勞,一舉成擒。
大五郎讓武士家主關在柴房,沒吃沒喝,幸得下女(阿末)阿松解救,暗中偷送糯米糰子和雪球送給大五郎吃食,才保住他一條小命。但沒想到家主心細,經過幾天以後,發現大五郎精神飽滿,全無求救之象,勘查之下,終於發現……!
〈可憐阿末〉是一篇挺無厘頭的故事,根本跟暗殺沒有關係,事情全部都是大五郎自己搞出來的。但是故事元素加入了下女阿松的友愛之心,為救小弟甘願犧牲自己,大五郎那一句一聲「姐姐!」喊得令人鼻酸。
父子殺手偶像團體「帶子狼」是否真的如此不祥,是刑剋親族的天煞孤星,誰幫他們誰就倒楣?故事中有一段拜一刀的獨白,留給大家參考:
「為什麼會降雪?因為不知原因,所以人會覺得冷。
「但是帶來寒冷的雪是否知道呢?」
此話既罷,再也無從選擇,雖然無怨無仇,擋我去路者──殺!
看完這一章,突然想到古龍的小說《多情劍客無情劍》,刺客拜一刀雖然辣手無情,殺人不眨眼睛,但是他的人,卻是非常多情。父子情、夫妻情、親族情、一夜情……甚至故事演到後來,他跟宿敵「柳生烈堂」這麼的狼虎對峙,都產生了一種極其微妙的感情。
「烈堂!我可恨又可敬的對手啊……」
拜一刀如是說。
──他的劍無情,人卻多情!
〈可憐阿末〉(阿末無情)是《帶子狼》漫畫其之十二,所謂的「阿末」指的是女侍當中身分最低的下女,這一篇所講的「阿末」,那個可憐的少女,其實名字叫做「阿松」。
〈可憐阿末〉的故事是接續第十一話〈寒到來〉而來,開頭是大五郎在河岸看人家放風箏,和武士之子起了衝突,兩歲的小小孩對抗十歲的大小孩,如果打輸就算了,偏偏還打贏!不僅如此,還抽走對方的武士刀並且將之砍傷,這才是最麻煩的事情,因為對方是武士之子,武士的尊嚴不容侵犯。
大五郎因為殺傷了武士之子,讓對方侍僕帶回家中處置。對方家主人是個識貨的,看出大五郎煉就「生死眼」(心中已無生死的,刺客的眼神),那是踏遍無數修羅場才能鍛煉出的一種心靈修為,清澈的眼底有令人恐懼的眼神,全不懼光而且眼神沒有焦點,對於世事盡皆漠然。
武士家主人不但看出大五郎的生死眼,更從案發狀況推測出,大五郎的俐落手法是出自「水鷗流斬馬刀」!(這是拜一刀的家傳武藝)。因為「帶子狼」拜一刀的名頭太過響亮,他必須小心從事,所以將大五郎囚禁起來,要讓他受痛苦折磨,禁不住只好呼喚大狼,爾後才以逸待勞,一舉成擒。
大五郎讓武士家主關在柴房,沒吃沒喝,幸得下女(阿末)阿松解救,暗中偷送糯米糰子和雪球送給大五郎吃食,才保住他一條小命。但沒想到家主心細,經過幾天以後,發現大五郎精神飽滿,全無求救之象,勘查之下,終於發現……!
〈可憐阿末〉是一篇挺無厘頭的故事,根本跟暗殺沒有關係,事情全部都是大五郎自己搞出來的。但是故事元素加入了下女阿松的友愛之心,為救小弟甘願犧牲自己,大五郎那一句一聲「姐姐!」喊得令人鼻酸。
父子殺手偶像團體「帶子狼」是否真的如此不祥,是刑剋親族的天煞孤星,誰幫他們誰就倒楣?故事中有一段拜一刀的獨白,留給大家參考:
「為什麼會降雪?因為不知原因,所以人會覺得冷。
「但是帶來寒冷的雪是否知道呢?」
此話既罷,再也無從選擇,雖然無怨無仇,擋我去路者──殺!
看完這一章,突然想到古龍的小說《多情劍客無情劍》,刺客拜一刀雖然辣手無情,殺人不眨眼睛,但是他的人,卻是非常多情。父子情、夫妻情、親族情、一夜情……甚至故事演到後來,他跟宿敵「柳生烈堂」這麼的狼虎對峙,都產生了一種極其微妙的感情。
「烈堂!我可恨又可敬的對手啊……」
拜一刀如是說。
──他的劍無情,人卻多情!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