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

[說短] Richard Matheson的〈Duel〉(逼車生死鬥)



篇名:Duel
作者:Richard Matheson
中譯:逼車生死鬥(自譯)
類別:短篇驚悚小說
重點:1971年由Steven Spielberg改編同名電影,中譯《飛輪喋血》。
原始:1970年刊載於《PLAYBOY》雜誌


 這次我們要介紹的Richard Matheson短篇小說是〈Duel〉,原名是「決鬥」的意思,尤指單挑一對一的那種。元人把它譯為「逼車生死鬥」,因為整篇故事都是在講「逼車」這件事,從一開始超車不讓,到後來玉石俱焚,都是因為莫名奇妙的公路逼車。

 主角Mann是業務員身分,四十來歲年紀,有妻子有兒女,走高速公路要去San Francisco,走到一條東西雙向二線道的道路,路上遇到一台油罐車(石油公司載油用的大型聯結車)擋在前面,Mann覺得這台卡車很擋路,就輕鬆加速超了過去,沒想到這一個看似再正常也不過的舉動居然「漫天撒下鉤和線,從此釣出是非來」!

 〈Duel〉的故事非常簡單,就是講這一台神秘的幽靈卡車死不讓,不但在雙線道跟Mann的自用小客車互相超車,狂按喇叭,甚至還設計讓他跟對面來車對撞,路途當中出現了各種追魂奪命的驚悚玩法,一直到最後結局的生死決鬥。如果把眼界放寬點看,其實〈Duel〉可以說是1971年版本的《玩命關頭》(Fast to Furious)吧(噗)。

 元人在這篇簡介想講一下我看到的Richard Matheson,還有他對Stephen King的影響。元人感覺Richard Matheson的驚悚故事第一個重點是主角都有點神經病!或曰偏執狂。他們總是會為了某一個點不停地徘徊掙扎,搞得自己神經兮兮,搞得讀者也跟著他們一起神經兮兮。為了營造這種神經兮兮的氣氛,作者會先安排主角陷入絕境──

 例如〈Duel〉是綿延不絕的寂寞公路,光天化日之下路上連鬼影子都沒有,卻有陰魂不散的幽靈卡車,讓開車跑業務的Mann叫天天不應,叫地地不靈。

 例如〈I Am Legend〉是世界陷入了覆滅危機,Robert Neville一覺醒來發覺自己中了超級威力彩:全世界只剩下他一個人類。

 我們先瞭解Richard Matheson喜歡讓主角陷入絕境,再來元人告訴大家,Richard Matheson對待主角的方式,他會在故事初期至中段讓主角奮力掙扎,豁出性命求生存,但是到後來是否真的能夠如願以償?其實每篇故事都不太一樣。

 同樣這種構思模式,Stephen King則很喜歡讓主角「妖魔化」,面對一個暗藏玄機的詭異環境,Stephen King的故事主角往往是「入魔」而後「大開殺戒」的那個Terminator,好像《Carrie》(魔女嘉莉)、《The Shining》(鬼店)都是如此設計。

 相較起來Richard Matheson的筆下主角好像都以英雄居多,不管他們最後是否活著成為英雄,或者只是僥倖逃脫,他們都具有一種奮勇求生、一往無前的人格特質,呃……其實這就是一種偏執狂。

 〈Duel〉的小說和電影元人都有看,小說部份結局稍弱,電影部份有做補強,但是故事比較拖延雜沓。元人一直說〈Duel〉出現了幽靈卡車,首先是根據於「幽靈船」故事而來的聯想,再來則是卡車司機非常神秘,從頭到尾沒有露面過,小說中Mann有看到他的臉(只一瞬)和他伸出車窗外的左手,知道他的名字有一個字是Keller(音似「殺手」的Killer),其他則如墮五里霧中。

 如果看電影的話會更詭異,雖然司機有露出左手,也是在光天化日之下逼車,但是元人總覺得,這台卡車是無人駕駛的!卡車司機其實是受卡車控制的傀儡,卡車本身是一個替身使者!

 再講到Richard Matheson和Stephen King的牽連,在〈Duel〉電影當中,Mann所開的車是一台紅色的Plymouth Valiant Signet,這個時候Plymouth還沒有發瘋。而在John Carpenter導演/Stephen King原著的電影《Christine》呢,紅色的Plymouth Fury變成了受詛咒的鬼車,會放歌曲代替說話,會鎖住車窗排放廢氣殺人,還會愛上自己的車主!

 而從Richard Matheson和Stephen King又可以導出一個人就是日本漫畫家荒木飛呂彥,他的經典作品《JoJo的奇妙冒險》揉合很多恐怖、驚悚電影的元素在裡面,翻開書頁俯拾即是。以〈Duel〉這篇來講,調性最適的應是第四部故事,Crazy Diamond(瘋狂鑽石)對決Highway Star(高速之星)那一篇。

 「──只要時速飆破六十公里,就不會被HANG TEN抓到!」

 〈Duel〉的簡介講到這裡,似乎也可以盡興了。

 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