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

[觀影] 《恐怖角》(Cape Fear)1991年版




片名:恐怖角
原名:Cape Fear
導演:馬丁.史柯西斯(Martin Scorsese)
原作:約翰.D.麥唐諾(John D. MacDonald)
出品:Universalstudios
代理:時代娛樂股份有限公司
年份:1991
主演:Robert De Niro, Nick Nolte, Jessica Lange等

 這篇文章要講的是一部電影,一部重拍的改編電影。這部電影後面扯了一大串故事,我想要細細把它說分明……所以,看這篇文章大家必須要有耐心。(鞠躬)

 話說美國偵探小說家John D. MacDonald(1916~1986)在1958年寫了一本小說叫做《死刑執行者》(The Executioner),這一部小說在1962年改編為電影《恐怖角》(Cape Fear),由Gregory Peck和Robert Mitchum主演;然後咧,在1991年又由大導演Martin Scorsese重拍,由Robert De Niro、Nick Nolte和Jessica Lange擔綱演出。兩次翻拍都是名片,都有不錯的表現,而原本的小說書名也跟著電影而改名,就從《死刑執行者》改為《恐怖角》,所以這是兩部很棒的改編電影,小說因為電影而紅。

 元人要推薦給大家的是1991年的重拍版,個人很喜歡Martin Scorsese重拍的這個版本,很有時代風味,人物設定也很到位,我尤其喜歡Robert De Niro所飾演的反派角色Max Cady,實在是充滿魅力的天煞孤星(爆)。

 首先來探討書名/片名,原本的書名《死刑執行者》看似專指書中的反派男主角Max Cady,其實也有可能是影射正派男主角Sam Bowden,因為在全書之中Max Cady雖然明顯犯下殺人重罪,但是真正判他死刑的人卻是操傢伙動武的Sam Bowden。在1962年版的電影《恐怖角》當中,也是把故事重心放在Gregory Peck(飾演正派男主角)和Robert Mitchum(反派男主角)的雙雄對決。既然兩位男主角都有殺人,那,到底誰才是真正的「死刑執行者」?其實各說各話。

 電影的片名《恐怖角》(Cape Fear)倒沒有那麼多爭議,因為它就是片中的最後決戰場,正邪大車拚發生在這個地方。「恐怖角」是一個地名,真正決戰的地點卻是Bowden家的河上船屋,律師身分的Sam Bowden以自己妻女為誘餌,讓罪犯身分的Max Cady受騙上鉤,最後在河上船屋展開生死對決!由於兩次改編電影當中,Max Cady的角色都表現得像是「無敵鐵金剛」幾乎打不死,遂令我印象深刻。兩種版本的《恐怖角》我都有看,甚至還回頭看了原著──只是原著令我失望,因為書中的Max Cady並不像「無敵鐵金剛」那麼勇猛,劇情也不如電影當中那樣驚悚、緊湊。

 話說回來,這一部電影《恐怖角》看小說原著或者1962年版的話,會很像金庸片;看1991年版的話,比較像古龍片,這中間的差別在於正邪分野的清楚或模糊。而元人分頭看小說和電影的結果,覺得電影版很像《科學怪人》(Frankenstein)的小說改編版,小說原著就只是很平常的驚悚小說,也沒什麼江湖味。

 《恐怖角》的故事從兩個男人的恩怨開始:Sam Bowden是律師,代表著白道和正義(表面上看來),Max Cady是罪犯,代表著黑道和邪惡(照道理說來)。這兩個男人為何結下樑子?因為Max Cady年輕的時候曾經犯下多起強暴和重傷害罪,而讓他坐牢的那一次,剛好Sam Bowden是他的辯護律師。

 Sam Bowden在替Max Cady辯護的時候,隱瞞了能替Cady減輕罪刑的重要證據(能證明受害者性關係混亂複雜的證據),這一留手讓Max Cady足足獲判七年徒刑。在Sam Bowden當時的心理來講,是為了伸張正義(因為Max Cady對於受害者的十六歲女孩幾乎是先姦後殺),但是對於Max Cady而言,這樣的行為等於是陷害他於「冤獄」!

 因為Max Cady蹲苦窰總共蹲了十四年,復仇之心每日愈切。在這十四年裡他忍辱含悲(強姦犯絕對是讓牢友雞姦),一方面鍛煉身體(不能生病死在牢裡),一方面又攻讀法律書籍(從目不識丁到刑法專門),只為了有朝一日出獄之後,可以把自己所受的苦痛折磨也讓Sam Bowden「感受一下」,他發誓一定要讓Sam Bowden衰星照命──他Max Cady就是那顆「天煞孤星」!

 十四年重相見,Sam Bowden已經是功成名就的大律師,而Max Cady卻把寶貴青春都虛耗在牢裡。Max Cady對於Sam Bowden最深沉痛切的復仇,不是加諸在當事人身上,而是他身邊所有關係人,包括妻子、女兒、外遇對象,甚至是他請來助拳的私家偵探跟幫忙打掃的洗衣嬤嬤……

 他要Sam Bowden嘗盡人間苦痛,失去擁有的一切,然後在絕望和悲傷中死去。

 元人在看《恐怖角》電影的時候一直想到《科學怪人》,不是電影版的,而是Mary Shelley原創小說版的《科學怪人》。我覺得Sam Bowden和Max Cady的關係就像是科學怪人Frankenstein和他創造出來的「怪物」。在《科學怪人》書中,瘋狂科學家Frankenstein解開了生命的奧秘而造出「人造人」(全書中沒有名字,都是讓人家叫做「怪物」。)但是卻因為其貌醜而將之拋棄,原本個性良善的人造人無緣無故遭到世界遺棄,心裡的善念受到污染成為惡念,燃起復仇之火要向創物者復仇──方法很簡單,就是要殺害他(Frankenstein)身邊所有親愛的人,讓Frankenstein成為刑剋親族的「天煞孤星」!

 回到電影《恐怖角》其實情節相仿,Max Cady的殘酷報復,是基於Sam Bowden的伸張正義,《死刑執行者》的復仇故事其實是因為Sam Bowden的「善」才引來了Max Cady的「惡」,這個復仇故事是Sam Bowden一手創造出來的,就像《科學怪人》一樣,只是正邪分野沒那麼複雜,Max Cady從一開始就是個罪犯,Sam Bowden就算親手殺死他也只是大快人心。在原著和1962年版的電影其實是賦予觀眾這種觀念的。

 而到了1991年版,正邪分野變得曖昧不明了:身為律師的Sam Bowden會遭到報復,是因為他對職務不忠,對Max Cady不義;不忠不義之徒,人家回頭按江湖規矩懲治你,說真的,對也沒有全對,錯又何嘗全錯?

 而新一代的Max Cady在角色設定上也變得圓滑:基本上這是一個十惡不赦的角色,但是他又自有其邪氣魅力──不然怎麼能輕易誘騙Sam Bowden的外遇女友上床,又讓Danielle Bowden(Sam的女兒)對他的挑逗色誘念念不忘呢?坐牢十四年苦讀法學書籍,相當的堅毅果敢,而在最後大決戰,那「無敵鐵金剛」般的不死之身仍然延續──小說原著是讓Sam Bowden隨便開槍就打死了,這令我重看原著之時感到非常失望!

 元人熱愛《恐怖角》電影主要倒不是因為作者John D. MacDonald,而是因為它的出現讓我得以連結兩位作者及其作品,有承先啟後之功。

 承先的部份上文提及,就是Mary Shelley的《科學怪人》,《恐怖角》電影不論那個版本,都非常像《科學怪人》的原著改編電影,反而名字叫做《科學怪人》的電影都跟原著沒什麼關係,唯一例外是Kenneth Branagh導演的《瑪麗雪萊之科學怪人》(Mary Shelley’s Frankenstein),而這片中呢?嘿!居然還是Robert De Niro飾演「科學怪人」(人造人)的角色!你說這是不是很妙?居然在兩部片中都演相同類型的角色,都演怒火狂燒的天煞孤星。

 在啟後的部分,就要提到另外一位美國偵探小說家Lawrence Block(勞倫斯.卜洛克)。《恐怖角》的情節可以對應到Block的《到墳場的車票》(A Ticket to The Boneyard),那是屬於冷硬私探Matthew Scudder的系列作品。

 而就作者來講呢,《恐怖角》原作者John D. MacDonald的冷硬私探Travis McGee系列作品對於Matthew Scudder影響最大,《恐怖角》又跟《到墳場的車票》情節類似。那麼說來……是不是千絲萬縷,根本就糾纏不清?

 早在文章一開始,元人就請各位讀者要有耐心,安靜閱讀的不是?其實故事還沒講完,越往下挖越有想法可提。但是嘛……光寫這篇文章已經看了兩部電影(合計三遍)和一本小說,再挖下去大概要寫跨作者的創作年表囉!讀者若有興趣可提出討論,元人文章篇幅有限,就此打住。

2 則留言:

  1. 看文才慢慢想起這部片的內容
    我只有看過91年的版本 :D

    回覆刪除
  2.  1962年版是有人說好看,評價也頗高,但是我覺得「怪怪的」,有些地方不太合邏輯,轉得很硬。

     1991年版讓人非常「入戲」,Robert De Niro演的角色是邪惡又魅惑人心(尤其騙小女生那段),真的是十足十的壞人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