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7月3日 星期日

[說短] 芥川龍之介的〈袈裟と盛遠〉(袈裟與盛遠)



篇名:袈裟と盛遠
中譯:袈裟與盛遠
作者:芥川龍之介
收錄:岩波文庫
初出:《中央公論》1918. 4

  元人講芥川龍之介小說走了兩篇,新目標原本預定是〈籔の中〉(竹林中),還特別先提了Ambrose Bierce的〈The Moonlit Road〉(月光灑落的路上),沒想到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,從岩波文庫看到這篇〈袈裟と盛遠〉(袈裟與盛遠),是用兩人分頭獨白的方式來闡述一件謀殺案。我一拿〈籔の中〉來對照,嘿!這篇還比較早,而且分頭獨白的方式更接近Ambrose Bierce的寫法,因此在提講〈籔の中〉之前,先做一則插播。

  〈袈裟と盛遠〉是一件關於情殺的歷史故事,講太細讀者頭會暈,作者芥川也沒有教歷史課的意思,讀者只需要知道「盛遠」是一名姦夫,他勾搭人家的老婆(即袈裟),又打算殺掉苦主,即袈裟的合法丈夫「渡左衛門尉」,兩人約定某晚下手,由袈裟做暗記讓盛遠下手,不但蓄意謀殺,還要殺人殺斷頭,犯案手段和動機都是非常凶殘。

  歷史故事裡面,袈裟因為不肯殘害丈夫無辜的性命,臨時起意以身代之,暗記是剛洗好的「帶溼的頭髮」,盛遠摸到溼頭髮就要把那人頭砍斷,結果袈裟自己替死,故事的結局就這樣。

  芥川版把故事的著力點放在做案的當晚,盛遠和袈裟二人分頭月下獨白。獨白說什麼?就說兩人怎麼起的這段姦情,為時三年,現今的情況如何,對於下手謀殺合法丈夫有何看法。

  歷史故事裡面,盛遠的角色類似豪門惡霸,自幼暗戀袈裟,但沒有娶她(沒解釋)。袈裟嫁人之後,憑藉權勢硬要了袈裟的身子,還脅迫袈裟要幫忙謀殺親夫,忠貞的袈裟要保護丈夫,又不能和盛遠對抗,只有以身代殉,用自己的死曝露出盛遠的暴行,大概是這個走勢。

  芥川的版本就置入很多曲折婉轉,殺人行動是不能更改的,盛遠一定會殺,袈裟也一定會死,但是這兩人在案發當晚,下手之前,他們的心裡在想什麼?老實說,看了真過癮,但是沒有結果。

  盛遠的獨白,盛遠翻來覆去的想,我現在也不是很喜歡袈裟,也沒有恨他老公,可是我卻要殺他(渡左衛門尉)?我將要為了一個我不愛的女人,去殺死一個我不恨的男人嗎?這是怎麼回事呢?是心魔作祟嗎?可是在袈裟耳邊聲聲催促「妳想殺掉渡吧?」那個人明明又是我盛遠。盛遠的獨白翻來覆去找不出一個結果,缺乏強烈的動機或理由,可是他會在當晚行動。

  袈裟的獨白,跟歷史故事做出分野,袈裟受盛遠誘姦(非強迫),甚至她也在這段婚外情當中感受到戀愛的歡娛,可是三年下來,姦夫盛遠的態度丕變,不但變做冷漠甚至還跟我約好要殺我老公。這段婚外情已經傷害了三個人,不應該再讓暴行肆虐。袈裟雖然跟盛遠約定好,要把渡左衛門尉做掉,但是她打算欺騙,她打算用自己的身體替死。

  元人在這裡只能把獨白的部分講個大概,角色心思的細膩,那絲絲入扣,也許每位讀者讀同樣的原文是會有不同感受,更不要說看不同人經手的翻譯了。兩段獨白都沒有想出個道理,如果想出來就沒有謀殺案了。兩段獨白都拿掉了絕大部分的歷史元素,男女情事的哽本是千古不移,只要知道個大概就能品味。

  看過〈The Moonlit Road〉再看〈袈裟と盛遠〉,芥川龍之介是怎樣構思〈籔の中〉的經典情節,其實已經不難想像。讀者可以深究一點,同樣是用獨白/供詞串起的作品,前面兩篇都是自說自話,沒有外在壓力,〈The Moonlit Road〉是三段獨白講完謎題就解開,毫不費力;〈袈裟と盛遠〉是情節本來就存在,芥川在中間加油添醋而已。

  到了〈籔の中〉變化更多,謀殺案發生了,不是古書登記有案的謀殺案,是芥川龍之介的自創武功。再來呢,問話有公正的法律方(檢非違使)來主導,屬於罪案偵訊,受偵訊的人會有壓力,會有保護自己或者陷害別人的傾向,所以他們會說謊!

  綜合兩篇小說望向第三篇,才知道芥川龍之介是一步一腳印穩紮穩打上來的,外國小說也學,自己也做練習,終於在〈籔の中〉做出完熟的表現,讓黑澤明改編為電影《羅生門》。芥川龍之介〈袈裟と盛遠〉的簡介就講到這邊,接下來若不是進竹林就是看鼻子,或者又會有插播也不知道(喂),總之還是敬請期待。
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