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月22日 星期六

[說短] Ambrose Bierce的〈The Moonlit Road〉(月光灑落的路上)

 


篇名:The Moonlit Road
中譯:月光灑落的路上(元人自譯)
作者:Ambrose Bierce
初出:1907年於《Cosmopolitan》雜誌


  今天這篇要講的是Ambrose Bierce的〈The Moonlit Road〉,我自己譯做〈月光灑落的路上〉,或者讀者諸君以前聽過的譯名是〈月光小路〉〈月光照耀的路上〉,但我手邊找不到正式出版的翻譯書籍,所以也就是說,大家都只是嘴砲而已(喂)。

  首先講一下Ambrose Bierce這個人,非常斜槓,他是短篇小說作者/詩人/記者/南北戰爭的資深軍官,他最受記憶的一本作品是《Devil’s Dictionary》(魔鬼辭典),用辭典的型式把一些常用詞語做歪樓解釋,後人摹仿者眾;他的短篇小說喜歡在故事的最後奇峰突起,神展開把讀者嚇一大跳(但因為太常用了反而很好猜);他的短篇集有專門一本就寫軍人的故事,還篇篇都能神展開,根本軍界O’ Henry(喂)。

  Ambrose Bierce的短篇小說,風格擺盪在「推理小說」跟「驚悚小說」之間,明明就很寫實,故事演進很合理,但結局都要嚇讀者一跳,除了可以猜到「最後一定出怪招」之外,很難去歸類他的風格流派。

  元人覺得他是「驚奇小說」的大師,只是當時候沒有這種分類,要用既定的標準硬套,就說是「軍人小說」或「驚悚小說」或什麼,其實那都是些渾金璞玉的「驚奇小說」。讀者可能會想問,「什麼是驚奇小說?」這真的不好定義,元人推薦大家去看驚奇小說的經典名著《本店招牌菜》(The Specialty of the House),那整本都是驚奇小說。尤其表題作這一篇,把Ambrose Bierce都寫進去(虛寫沒有指名),連他為何失蹤在墨西哥都有提供參考答案(笑死)。

  回頭來說〈The Moonlit Road〉,這是Ambrose Bierce「驚悚小說」的名篇,因為芥川龍之介的摹仿而聞名。芥川龍之介的〈藪の中〉(竹林中),由黑澤明改編成電影《羅生門》的那個故事,眾口爍金怎麼樣都講不清楚的那樁謀殺案!它的原型就是這篇〈The Moonlit Road〉,原型只有三段故事,由三個角色分頭講出,當然也是各講各的,可是全部講完會真相大白,不像〈藪の中〉越講越混亂。

  三段故事的三位主講,一個悲傷的年輕人(男性)、一個臨死懺悔的老年人(男性),還有藉靈媒之口發聲的鬼魂(女性),這三個人彼此有點關係。年輕人叫Joel Hetman Jr.,他是家裡的兒子,從他口中講出的陳述是,他的母親遭到匪徒闖進家中勒斃,凶手逃逸;他的父親後來又發瘋,在月光灑落的路上出現幻視,發狂竄逃,從此沓無音訊,這是第一段陳述。

  年輕人的陳述帶出全篇輪廓,帶動後續伏線:年輕人的父親為何發瘋?年輕人的母親遭誰殺害?月光灑落的路上,父親因幻視看見了什麼?這些問題在後面兩段陳述分頭解答,第三段故事就是年輕人母親的鬼魂,藉靈媒之口講述。雖然這三段陳述互不相干,三個人處在不同時空,誰也沒接觸到誰,但是讀者擁有上帝視角,三段並陳真相大白,這是故事的特殊結構:三個角色,三張嘴,講自己看到的(遭遇的)事,結合起來恰是完整故事。

  這個故事認真講起來是非常單調,芥川龍之介的〈藪の中〉有趣得多;可是讀者若不瞭解來龍去脈,光看〈藪の中〉直接就一頭霧水,哪裡知道原來還有這個基礎。芥川龍之介是善於二創的作家,既然二創就會有原創,讀過原創才更能明白二創的旨趣,是因為這樣子元人要推薦大家來讀〈The Moonlit Road〉。

  關於Ambrose Bierce,當然他作品眾多,不可能篇篇細讀,只能挑經典讀。在本篇之後元人最想挑戰的,是翻譯名稱很難搞的〈An Occurrence at Owl Creek Bridge〉(貓頭鷹溪谷橋的偶發事件)這一篇,敬請期待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