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2月18日 星期六
[說短] The Lernean Hydra(勒爾那九頭蛇)
篇名:The Lernean Hydra
中譯:勒爾那九頭蛇
收錄:赫丘勒的十二道任務(遠流出版)
文本:The Labors of Hercules(HarperCollins出版)
序號:白羅短篇39
作者:阿嘉莎.克莉絲蒂(Agatha Christie)
原始:1939年十二月
故事開始以前先交代一下歷史資料,本篇〈The Lernean Hydra〉是先在美國首刊,1939年九月就刊了,刊物是《This Week》,篇名叫做〈The Invisible Enemy〉(看不見的敵人)。
後來在同年十二月,在《The Strand》刊載時,才回到原名〈The Lernean Hydra〉,這個是要看《The Complete Short Stories of Hercule Poirot》(HarperCollins出版)才能得到的珍貴資料。
跟The Nemean Lion一樣,The Lernean Hydra也是「地名+怪獸名」的組成,是說在Lerna地方有一隻九個頭的怪物,棲息在沼澤地,而Hercules的第二道任務,就是要把這隻怪物鏟除。
稱為「九頭蛇」感覺好像不夠威風,如果讀者自行google可以發現,圖片所畫的都是「九頭龍」,是西洋概念的龍,九個頭共用一個身體,有四隻腳,可能還有翅膀。如果用中文的「龍」跟「蛇」的概念去想會很奇怪,因為Hydra的身體是一整個,而不是一長條,如此轉念一想,所謂的「九頭蛇」其實正式解釋開了,是一種類似蛟龍的幻想生物,九個頭的蛟龍。
Hercules對戰Hydra,可以說「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」因為兩邊的名字都是H開頭(這哪招 XD),《Mythology》裡面記載,Hydra的九個頭裡面有一個頭是不會死的,砍掉它又會生出兩個來,然後說「其他的頭也差不多是那麼糟糕」,那我很想請問,到底有幾個頭會「砍掉一個長兩個?」如果每個頭都這麼搞,那這隻Hydra身上不是一堆頭,就像《包青天》主題曲唱的:
「錦毛鼠,一身是膽。」
「Hydra,一身是頭?」
把它按邏輯去想,Hydra的控制中樞會轉移,「有一個頭不會死」是幌子,其實每個頭都不死,全部砍下來的話,最後砍下的那顆頭為不死。「砍下一個頭又長出兩個」是指說,如果九個頭裡面給人砍下了兩個,馬上又會長出兩個,等於毫髮無傷。那如果只砍下一個頭呢?很簡單,慢慢長就好了,Hydra的身體永遠只有九個頭,要受傷超過一個頭,才會發動回復機制同時長出兩個頭。
Hercules鏟除Hydra的故事,重點還是在「怎麼樣讓不死的怪物可以消滅?」這次的方法比前一次更花心思,Hercules找來他的姪兒幫忙,他每砍下一個頭,就用火把燒灼傷口,讓組織壞死無法再長新的頭,如此一個一個過濾下來,終於把九個頭都砍掉。《Mythology》說Hercules把那個不會死的頭壓在巨岩底下,結束了這個故事。Hydra的故事真的啟發了後世很多,對於「不死」的概念,日本人玩得很瘋,因為例證太多我們就不說明了。
從這兩次任務我們可以看到,Hercules根本是《少年JUMP》最愛描寫的那種男主角,衝動、毛躁、情感豐富又沒什麼主見,很容易受人驅使去完成不可能的任務。十二道任務(苦役)幾乎都是在奪寶打怪,而且中間還接連獲得武器和防具。Nemean Lion的皮刀槍不入,是上好的皮鎧甲,披在身上就不用怕敵人從背後偷襲;Lernean Hydra的血有劇毒,Hercules把箭泡在毒血裡,變成非常好用的長距離兵器,在後來的任務派上用場。
回到我們的故事,這個任務當中,白羅老爹所面對的Hydra是什麼呢?是謠言。謠言這玩意兒就像Hydra一樣討厭,砍掉一個頭又生出兩個來,這個意象很適切,本篇也是《The Labours of Hercules》的名篇,曾經出現在克莉絲蒂的短篇選集,因為元人老早就看了好幾次,所以印象非常深刻。
這回的故事在說,有一個醫生深受謠言所苦,請求白羅幫忙,謠言的內容是什麼?因為這個醫生的太太長期臥病,後來一病不起了;本來人死就死了,跟謠言沒什麼關係,但是最近卻風傳,醫生太太是砒霜中毒死的!說胃炎云云只是假象,是醫生為了要跟自己的藥劑師結婚,下毒把太太毒死的!
醫生太太是不是遭人謀殺,其實一個巴掌拍不響,是這個醫生真的愛上了自己的藥劑師,謠言才會那麼痛和傷。而且很奇妙的,藥劑師小姐也並不否認她和醫生相愛!醫生太太生病的過程中,醫生並沒有越軌的行為,他並不愛自己的太太,但是他也並沒有不忠實。藥劑師小姐愛著醫生,但是她也不願破壞人家的家庭。
那──謠言到底怎麼傳出來的?
這一則短篇〈The Lernean Hydra〉呼應了克莉絲蒂很多名作,好像我們之前提的《Sad Cypress》(絲柏的哀歌/淒涼的柏棺),只要把事實弄清楚,當事人就可以終成眷屬,或者受法律制裁,這是一個。
再來瑪波小姐系列長篇《The Moving Finger》(幕後黑手),題材就是小鎮謠言引起的謀殺案,《The Moving Finger》這個題名非常有意思,字面上叫做「移動中的手指」,講白話一點叫「手指很忙」,忙什麼?忙著打匿名信製造謠言哪,實在是意象豐富的一個題名。
然後Hercule Poirot在故事之中,自己跑腿是有跑,管家Georges也出了不少的力,就像Hercules的外甥一樣,幫忙遞火把來燒灼Hydra。
另外提一個有趣的,管家Georges,他的名字多一個s,不是英文的拚法,可能他也是比利時人──因為「正港的比利時人」,馬戈探長(Inspector Maigret)系列小說的作者Georges Simenon,他的名字也是Georges。
這一則短篇跟上一則短篇相比,克莉絲蒂不但把希臘神話的意象成功轉化,幾個經典的梗也都有點到,非常高妙。可是元人在這裡也要提醒大家,十二道任務當中不是每一篇都那麼獨到,再下去的任務重覆的梗也很多,總的來講,值得一看的任務大概是一、二、六、十二這四篇,其他的任務我還要重新發掘。
下一個任務〈The Arcadian Deer〉,阿卡迪亞「親愛的」(喂)。
欲知後事如何,請看下回分解,不過我們要先進長篇《Five Little Pigs》(五隻小豬之歌),看完長篇再回來看兩個任務。
2017年2月14日 星期二
[說短] The Nemean Lion(涅墨亞獅子)
篇名:The Nemean Lion
中譯:涅墨亞獅子
收錄:赫丘勒的十二道任務(遠流出版)
文本:The Labors of Hercules(William Morrow出版)
序號:白羅短篇38
作者:阿嘉莎.克莉絲蒂(Agatha Christie)
原始:1939年十一月首刊於《The Strand》
Hercules的十二道任務(十二道苦役),第一道苦役叫做The Nemean Lion,涅墨亞獅子。基本上元人覺得遠流的翻譯還是問題很大,Nemean的音怎麼樣都很難想像「涅墨亞」,而比較接近「尼米亞」或「尼美亞」。
The Nemean Lion指的是在Nemea這個地方有一頭獅子,牠生來刀槍不入,有銅皮鐵骨die hard(很難死)就對了。
指派Hercules十二道任務的機車國王,他所下的第一道任務就要Hercules去挑戰這隻殺不死的獅子。這道任務看起來很刁難,其實它是十二道任務當中最簡單的!也最陽春,因為只要弄死獅子就好了,還不用活捉,後來的任務就有活捉的。
Hercules對戰The Nemean Lion,要怎麼樣達成任務呢?很簡單,既然你刀槍不入,那我就把你勒死!Hercules天生神力,打架從來沒輸過,他只用雙手就活活把獅子勒死,甚至把獅子皮剝下來穿在身上,表示任務完成。回去請示第二道任務的時候,機車國王不敢讓他進城,遠遠的指示他第二道任務,就是要鏟除The Lernean Hydra(勒爾那九頭蛇)。
回到我們的故事,The Nemean Lion要怎麼演繹?老實說還真的頗費一番功夫,十二道任務當中,後來的趨勢都是把這些怪獸化為無形之物,用一些別的象徵來代表,但在第一道任務還沒想這麼多,阿嘉莎嬸嬸把The Nemean Lion轉化的形象是北京狗!老實說非常跳tone,元人一開始看了也頗不習慣。
十二道任務的故事基本上精彩可期,可是要仔細推敲起來,每一道任務是不是都與希臘神話相輝映?其實還是有高下之分,The Nemean Lion是一開始的作品,在對應希臘神話的部分有一點硬拗,但是故事是好看的,阿嘉莎嬸嬸寫小說到了這份上,幾個短篇根本就雕蟲小技,十八般武藝拿出一兩套來表演就唬倒讀者了,只是說北京狗跟獅子實在很難聯想,不管怎麼解釋都很硬拗,就這樣,但是在故事元素的運用跟詭計的置入,其實都滿成熟滿穩定的,讀者如果回憶起白羅短篇最初那一二十篇,根本只能用「慘不忍睹」來形容,克莉絲蒂寫到現在已經進步很多了。
所以The Nemean Lion的故事在講什麼呢?就是北京狗的綁架案,故事的主軸是北京狗失蹤,歹徒要求在時間內付清贖金(都是幾百英磅,不是太多錢),不然就要對狗狗不利。勒索的對象都是一些貴婦人,瞞著老公偷偷開支票,當然那些苦主的老公(狗並不是他們養的)就跳腳,為什麼寧可不報警而要付錢呢?只是一隻北京狗耶!
白羅老爹的委託人就是其中一位苦主的先生,他本來不要接這個案子(實在是太沒梗了),但是他的秘書Miss Lemon(檸檬小姐)覺得這個案子有點意思,白羅跟著也看出來有點意思(不然何必要寫!)所以就接了,一路偵查下去當然是峰迴路轉,並不是單純的綁架小狗那麼簡單,案中有案,雖然說跟希臘神話很難聯想在一起,但是克莉絲蒂的大師手筆已自不同凡響,可以說瑕不掩瑜。
克莉絲蒂寫白羅的十二道任務,有一個特色大家要注意,就是案件的偵查是白羅老爹要親力親為自己去跑的!我們看白羅長篇,越看白羅越像隱形人,越來越高深莫測,因為案件的跑腿大多是由警方出力,白羅只負責點睛而不畫龍,他自己出動偵查的情形已經越來越少了(意思就是說他戲份也越來越少)。然而在這一本短篇的十二道任務當中,白羅是回到一個私家偵探的角色,接受委託之後全部要自己處理,不能依靠警方的,這是讀這些短篇一個另類的樂趣。
下一道任務我們講The Lernean Hydra,這是白羅的名篇之一,十二道任務的第一道經典。案情並不複雜,但是玩法很克莉絲蒂──九頭蛇會以什麼樣的形象出現,而白羅又要如何來斬除邪惡呢?欲知後續如何,請看下回分解。
2017年2月4日 星期六
[特典] The Labours of Hercules(赫丘勒的十二道任務)
篇名:The Labours of Hercules
中譯:赫丘勒的十二道任務(遠流出版)
收錄:赫丘勒的十二道任務(遠流出版)
序號:無序號,本篇為前言
作者:阿嘉莎.克莉絲蒂(Agatha Christie)
出版:HarperCollinsPublishers
原始:1947年九月收錄於Harper Collins所出版的精裝本
白羅探案的系列短篇,在〈The Dream〉(夢境)結束之後,只剩下倒數十三篇,其中十二篇是「白羅的十二道任務」,最後一篇是〈Four-and-Twenty Blackbirds〉(二十四隻黑畫眉)。
《The Labours of Hercules》是白羅系列最重要的一本短篇集,可以說是作者精心規劃的特別節目,所以元人要講這個簡介也是特別的慎重,選書的版本也挑了很久,甚至還回頭去翻Edith Hamilton的《Mythology》(希臘羅馬神話故事),只為了能把簡介做到到位。
在十二道任務開始以前,有一段前言很重要,這個前言裡面,有稍微提到白羅的身世,也討論說白羅為什麼要叫這麼奇怪的名字。其實Hercule Poirot這個名字真沒有什麼道理,就像內文提到的,到底是媽媽的奇想?還是爸爸在開玩笑呢?其實都不是,是作者Agatha Christie突然想到的,這樣子而已,根本也沒什麼好解釋。
然後白羅其實有一個兄弟,叫做Achille Poirot,從小夭折,所以白羅說「這個名字只用了很短的一段時間。」白羅系列早期草創的形式,一直在摹仿「福爾摩斯探案」,大家都知道福爾摩斯有個哥哥,元人猜想Achille Poirot可能也是白羅的哥哥,不過那不重要,作者刻意提這個東西,只是想掩飾「這個名字不是亂取的」這樣而已。
Hercule Poirot的名字跟希臘神話的大力士Hercules差一個s,Achille Poirot跟Achilles也差一個s,這真的是故意的,很像《神話大悶鍋》的感覺,叫那個名字都不是那個樣子,白羅更適合的名字應該是Harley Quin。
現在大家知道《蝙蝠俠》故事裡面的「小丑女」叫做Harley Quinn(跟克莉絲蒂小說差一個n),但字源Harlequin其實是指男性的彩衣丑角,白羅的滑稽外貌跟誇張的穿著常常給人很惹笑的感覺,他叫做Harley Quin會更適合,只是那就不有趣了。克莉絲蒂小說當中確實也有Harley Quinn這個人物,是屬於另一個較不出名的系列,常跟「人性觀察家」Mr. Satterthwaite搭檔,屬於Harley Quin的短篇集是《The Mysterious Mr. Quin》(謎樣的鬼艷先生)。Mr. Satterthwaite曾在白羅小說串場,出場作是《Three Act Tragedy》(三幕悲劇)。
白羅老爹跟朋友聊天,聊到他的名字取自古希臘神話英雄Hercules,但是白羅卻不像Hercules,不單單是外貌的差異沒有雄壯威武,而是因為白羅自己不曾實踐過十二道任務。
The Labours of Hercules,赫丘勒的十二道任務。為什麼Hercules要實踐十二道任務?其實這個Labour或Labor(英美拚字不同)是苦役、苦行的意思,Hercules是天神Zeus的私生子,半人半神的他擁有天生神力,可以挾泰山以超北海,打架鬧事當世無敵,但是情感衝動易怒,而且不太會收斂氣力。
天后Hera嫉妒Hercules是Zeus的私生子,幾度陷害他,都不能致他於死──其中最成功的一次是她施展幻惑咒文マヌーサ,讓Hercules在精神錯亂下殺死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與三個小孩;Hercules悲憤交加本來想要尋短,透過朋友轉介紹改以苦行贖罪,找到一個很機車的國王派給他十二道苦役,每一道苦役都不是人幹的,但是Hercules一一達成。
白羅老爹讀了Hercules的生平故事,覺得Hercules根本是腦殘的蠢蛋,但他也並不否認十二道任務確實有梗,所以他決定在退休跑去種櫛瓜以前,再接十二個案件,要非常經典的,能夠與The Labours of Hercules匹配的,來做為他謝幕前的最後獻禮。
說到底來元人會覺得有點好笑,因為白羅一生破案無數,他要搜集自己的十二道任務,其實根本不用開新連載,回顧一生經過的重要案件,根本就已經準備得七七八八了。不過阿嘉莎嬸嬸既然這麼寫,我們還是要尊重原創,跟著也把十二道任務一一闡述得了。
Hercule Poirot的第一道任務,呼應希臘神話的是〈The Nemean Lion〉(涅墨亞獅子),為了慶祝我們終於講到《The Labours of Hercules》,元人買了兩個版本的書,用兩張封面來做簡介。單數號任務我們使用Willliam Morrow的版本(美版),書名是《The Labors of Hercules》;雙數號任務我們使用Harper Collins的版本(英版),書名是《The Labours of Hercules》,敬請期待。
江湖奇俠230:藍辛石與張三的故事(十七)
「藍辛石打老虎」筆記最後一發,回溯劉家良的電影《神打》跟黃玉郎的漫畫《義勇門》,元人重提「神打形意拳」。
神打功是義和團的招數,請神附體可以刀槍不入(But子彈不在此限 XD),形意拳在武俠小說當中常會聽到,因為很普遍,基本原理是摹仿動物的形態,或是金木水火土等五行的形態來設計出的拳法。
那「神打形意拳」是什麼?就是摹仿特定的人物,想像他們打拳踢腿會是什麼樣子,有什麼特色,因此設計出的形意拳。拳法套路的概念,常常會摹擬古典章回小說的人物,譬如說《西遊記》《封神榜》《三國演義》和《水滸傳》,這些人物大多都是不存在的,或者是經過小說家美化的,有的在民間信仰中已經成為神祇,譬如說關公關二爺,三太子李哪吒,孫悟空也有人拜的。
用這些「神」的形態來設計的形意拳,好像摹仿義和團的請神附體,但是重點不在刀槍不入,反而是在依據請神的對象來玩味花樣套招,這個就是元人所謂的「神打形意拳」,譬如說孫悟空就是猴拳,哪吒是小孩子拳,關二爺就要舞大刀這樣子的。
藍辛石降伏吊睛白額虎的「死亡之舞」,就是一種神打形意拳,只是在《江湖奇俠傳》當中強調的是法力,而不是拳腳招數。回頭看原書第三冊第六五頁,對於獵神小木偶的描寫,是兩手據地,兩腳叉開朝天成倒立姿勢的;藍辛石打老虎打成平手,突然來個倒立的姿勢,然後老虎就投降了,因為藍辛石已經放大絕「請神上身」。
在他後來的說明有提到,他的大小鋼叉和砍刀都讓老虎啣飛了,赤手空拳幾乎不可能贏!可是他當時在心裡發了一個誓,說只要讓他殺完這第一百隻老虎,就算成為廢人也在所不惜。
因為這樣嚴重的立誓,獵神小木偶終於首肯了,藍辛石得到感應,施展出神打功(是真的神打,不是神打形意拳),兩腳朝天倒豎,摹仿起小木偶的樣子,這樣子表示神靈附體,祖師爺現真身了!區區一隻老虎怎敢跟獵神作對,自然乖乖就範,讓藍辛石騎下山交給苖蠻子剝皮。
藍辛石下山後,跟眾鄉紳閒話,講起祖師爺(小木偶)其實從決鬥一開始就沒答應他要附身,是藍辛石自己氣不過,硬把小木偶法身繫在胸前,所以我們看他手上傢伙三番兩次都飛出去,老虎卻不敢輕舉妄動,可能就是顧忌他胸前的小木偶。
藍辛石在決鬥中一再發誓、一再發誓,說祖師啊祖師,只要讓我再殺完這一隻就好,殺完我絕不再殺!但是小木偶太清楚藍辛石的個性了,今天許諾明天反悔,貓看到老鼠還有不動手的?所以一直都不附身,弄得藍辛石跟老虎三局平手。
後來藍辛石在心裡發下毒誓,我若殺了這老虎,但願從此成為廢人,再也不能殺虎!祖師爺才答應了,所以藍辛石突然變得很威風,把老虎吃得死死,是因為這樣來的。
藍辛石在跟眾鄉紳閒話的時候,忘記了老虎還沒死,兩個苖蠻子剝皮是活剝的耶!(超恐怖)他站的地方離虎不遠,兩個苖蠻子一下子分心,以為皮剝了一半,也不用怕牠再逃跑了,卻沒想到這虎猶有餘力,趁苖蠻子分神,一蹶劣跳起來,對準藍辛石狠命一撲!
藍辛石講話沒注意,猛見一團黑影(講起來實在超恐怖)從側面撲過來,急忙中振左臂一揮,剝了一半皮的老虎讓藍辛石一手背毆飛,揮撲一丈開外,跌下來又死了!這次是真的死了。
可是藍辛石這條臂膀,讓虎爪抓斷了筋脈,嚲下來血流不止,從此不能再使鋼叉了!故事寫到這裡,我們終於搞清楚,原來不肖生寫錯了這個地方,把藍辛石成廢人的哽安排在前面,造成順序錯亂,事實上他是先到劉家莊抓鬼完,又跟老虎對戰,才傷到左臂的;那麼反過來說,柳遲受困荒山時根本不可能知道藍辛石的大師兄犯淫戒這事,因為還沒發生!如果真要硬拗,只能說柳遲「看到鬼」!是啊他是真的看到鬼,因為作者不肖生也看到鬼,見鬼了沒事小說亂寫,編輯也沒糾正,真是他媽的看到鬼。(噗)
藍辛石和張三的故事在這裡全部結束,下期預告,故事要轉入藍辛石大師兄「盧瑞」的人物小傳,時光又要倒流,所以我們會看到藍辛石的師父「方紹德」出場,而且那時他還年輕。
盧瑞這角色哪裡重要?有,因為他犯了淫戒決心自裁,這一點跟柳遲拜訪方紹德有很大的關係,跟金羅漢與柳遲約定八月十五重相見也有很大的關係。因為這麼一點關係,不肖生又要扯開了天南地北。你知道,像元人寫《江湖奇俠傳》筆記一寫四年過去,現在看小說家跑野馬都免疫了,張大春的《城邦暴力團》,初看時千絲萬縷,現在已難不倒俺老元。
欲知盧瑞犯淫戒跟柳遲到底那門子關係?請期待日後分解,因為元人再來要先掉轉馬頭,去寫完白羅探案的簡介了。
神打功是義和團的招數,請神附體可以刀槍不入(But子彈不在此限 XD),形意拳在武俠小說當中常會聽到,因為很普遍,基本原理是摹仿動物的形態,或是金木水火土等五行的形態來設計出的拳法。
那「神打形意拳」是什麼?就是摹仿特定的人物,想像他們打拳踢腿會是什麼樣子,有什麼特色,因此設計出的形意拳。拳法套路的概念,常常會摹擬古典章回小說的人物,譬如說《西遊記》《封神榜》《三國演義》和《水滸傳》,這些人物大多都是不存在的,或者是經過小說家美化的,有的在民間信仰中已經成為神祇,譬如說關公關二爺,三太子李哪吒,孫悟空也有人拜的。
用這些「神」的形態來設計的形意拳,好像摹仿義和團的請神附體,但是重點不在刀槍不入,反而是在依據請神的對象來玩味花樣套招,這個就是元人所謂的「神打形意拳」,譬如說孫悟空就是猴拳,哪吒是小孩子拳,關二爺就要舞大刀這樣子的。
藍辛石降伏吊睛白額虎的「死亡之舞」,就是一種神打形意拳,只是在《江湖奇俠傳》當中強調的是法力,而不是拳腳招數。回頭看原書第三冊第六五頁,對於獵神小木偶的描寫,是兩手據地,兩腳叉開朝天成倒立姿勢的;藍辛石打老虎打成平手,突然來個倒立的姿勢,然後老虎就投降了,因為藍辛石已經放大絕「請神上身」。
在他後來的說明有提到,他的大小鋼叉和砍刀都讓老虎啣飛了,赤手空拳幾乎不可能贏!可是他當時在心裡發了一個誓,說只要讓他殺完這第一百隻老虎,就算成為廢人也在所不惜。
因為這樣嚴重的立誓,獵神小木偶終於首肯了,藍辛石得到感應,施展出神打功(是真的神打,不是神打形意拳),兩腳朝天倒豎,摹仿起小木偶的樣子,這樣子表示神靈附體,祖師爺現真身了!區區一隻老虎怎敢跟獵神作對,自然乖乖就範,讓藍辛石騎下山交給苖蠻子剝皮。
藍辛石下山後,跟眾鄉紳閒話,講起祖師爺(小木偶)其實從決鬥一開始就沒答應他要附身,是藍辛石自己氣不過,硬把小木偶法身繫在胸前,所以我們看他手上傢伙三番兩次都飛出去,老虎卻不敢輕舉妄動,可能就是顧忌他胸前的小木偶。
藍辛石在決鬥中一再發誓、一再發誓,說祖師啊祖師,只要讓我再殺完這一隻就好,殺完我絕不再殺!但是小木偶太清楚藍辛石的個性了,今天許諾明天反悔,貓看到老鼠還有不動手的?所以一直都不附身,弄得藍辛石跟老虎三局平手。
後來藍辛石在心裡發下毒誓,我若殺了這老虎,但願從此成為廢人,再也不能殺虎!祖師爺才答應了,所以藍辛石突然變得很威風,把老虎吃得死死,是因為這樣來的。
藍辛石在跟眾鄉紳閒話的時候,忘記了老虎還沒死,兩個苖蠻子剝皮是活剝的耶!(超恐怖)他站的地方離虎不遠,兩個苖蠻子一下子分心,以為皮剝了一半,也不用怕牠再逃跑了,卻沒想到這虎猶有餘力,趁苖蠻子分神,一蹶劣跳起來,對準藍辛石狠命一撲!
藍辛石講話沒注意,猛見一團黑影(講起來實在超恐怖)從側面撲過來,急忙中振左臂一揮,剝了一半皮的老虎讓藍辛石一手背毆飛,揮撲一丈開外,跌下來又死了!這次是真的死了。
可是藍辛石這條臂膀,讓虎爪抓斷了筋脈,嚲下來血流不止,從此不能再使鋼叉了!故事寫到這裡,我們終於搞清楚,原來不肖生寫錯了這個地方,把藍辛石成廢人的哽安排在前面,造成順序錯亂,事實上他是先到劉家莊抓鬼完,又跟老虎對戰,才傷到左臂的;那麼反過來說,柳遲受困荒山時根本不可能知道藍辛石的大師兄犯淫戒這事,因為還沒發生!如果真要硬拗,只能說柳遲「看到鬼」!是啊他是真的看到鬼,因為作者不肖生也看到鬼,見鬼了沒事小說亂寫,編輯也沒糾正,真是他媽的看到鬼。(噗)
藍辛石和張三的故事在這裡全部結束,下期預告,故事要轉入藍辛石大師兄「盧瑞」的人物小傳,時光又要倒流,所以我們會看到藍辛石的師父「方紹德」出場,而且那時他還年輕。
盧瑞這角色哪裡重要?有,因為他犯了淫戒決心自裁,這一點跟柳遲拜訪方紹德有很大的關係,跟金羅漢與柳遲約定八月十五重相見也有很大的關係。因為這麼一點關係,不肖生又要扯開了天南地北。你知道,像元人寫《江湖奇俠傳》筆記一寫四年過去,現在看小說家跑野馬都免疫了,張大春的《城邦暴力團》,初看時千絲萬縷,現在已難不倒俺老元。
欲知盧瑞犯淫戒跟柳遲到底那門子關係?請期待日後分解,因為元人再來要先掉轉馬頭,去寫完白羅探案的簡介了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