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8月14日 星期日

[說短] The Under Dog

篇名:The Under Dog
中譯:弱者
收錄:哪個聖誕布丁?(遠流出版)
文本:Hercule Poirot:The Complete Short Stories
序號:白羅短篇26
作者:阿嘉莎.克莉絲蒂(Agatha Christie)
出版:HarperCollinsPublishers
年度:1999年第一版出版

 白羅短篇第二十六則〈The Under Dog〉(弱者),首次發表在美國的《Mystery》雜誌,1926年4月1日。對照年表可以發現到,這則短篇的創作時程介於《The Big Four》(四大天王)和《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》(羅傑.艾克洛命案)中間,元人把短篇先談,再來談長篇。

 〈The Under Dog〉第一個讓讀者驚訝的地方就是,故事篇幅一下子變得很長!以克莉絲蒂的寫作情況來講,篇幅太短會顯得情節倉促,交代不清,夠長的篇幅才能讓阿嘉莎嬸嬸發揮她的創作功力──因此,〈The Under Dog〉其實也是傑作短篇,而且重點更不止於此。

 這次的故事發生在某上流社會的Astwell家,家主人Sir Reuben Astwell讓人發現陳屍在自己從事文書事務的「塔樓」裡頭,事發當晚有人聽到Mr. Astwell和他的外甥Charles Leverson大吵,目擊到Charles從塔樓離開,並且有清洗手上血跡的情事。事發之後當然也報警處理,只是仍然找不出頭緒。

 Astwell家的親戚和僕人、管家、秘書……個個都逃不脫謀殺之嫌,但是其中要以Reuben Astwell的外甥和親弟弟最是可疑。根據死者遺囑,死者身故以後,財產將交由遺孀Lady Astwell和外甥Charles Leverson均分,Charles Leverson面對指證歷歷,又有相當明顯的犯罪動機(謀奪遺產),那麼……這次的凶手應該八九不離十,就應該是他沒錯了吧!

 可是當家女主人Lady Astwell卻不這麼認為,她說「憑著我女人的直覺,我知道凶手不是我家外甥Charles,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,而且我知道究竟是誰!」

 因為Lady Astwell的「女人的直覺」,白羅老爹接受委託來到Astwell家實地訪查,究竟凶手真的是Lady Astwell所指涉的那位「不能說出名字的人」嗎?還是白羅老爹只是湊熱鬧來揭穿一場笑話?

 元人認定〈The Under Dog〉是一傑作短篇,主要原因是在於克莉絲蒂撰寫本篇故事強調的非「詭計」而是「犯罪心理」,白羅老爹難得對讀者坦誠,知道線索卻沒有隱瞞謎底,這次他等於是帶領著讀者一步一步去推敲、去找尋,跟凶手犯案若合符節的關鍵證據。

 克莉絲蒂曾經說過:「我小說中的人物都可以互相串場,但是白羅與瑪波絕對王不見王。」這句話十分耐人尋味,因為讀者總忍不住去想:「到底白羅和瑪波一起探案會是怎樣?」其實答案很簡單,白羅如果和瑪波一起辦案,一定是瑪波小姐先想出謎底,然後白羅老爹才用理性邏輯去推敲出心理證據。

 白羅老爹一生自負聰明無敵,卻總是輸給心思細密、直覺精準的Old Lady,在〈The Chocolate Box〉案中他棋差一著,掌握不住破案關鍵;在〈The Under Dog〉故事當中也出現了歷史重演。

 元人一直感覺,這些思考單純、一矢中的,光憑女性直覺就可以揭破滿天烏雲睿智老太太,她們根本就是阿嘉莎嬸嬸的身外化身!瑪波小姐自己也是一例,破案之快、狠、準簡直神乎其技,所以書中大部份篇幅都用來聊天打屁(爆)。

 你說白羅老爹一生未與瑪波相逢,誠乃讀者心中一大憾事……但是呢,白羅老爹其實早就和瑪波小姐交手過了!端看〈The Under Dog〉便可知其端倪。

 看克莉絲蒂的〈The Under Dog〉想起Raymond Chandler的《The High Window》(高窗)。Raymond Chandler雖然是冷硬派偵探小說大師,他的第三本長篇《The High Window》卻具有本格推理的故事形態,一步一腳印都像是克莉絲蒂的小說布局。白羅老爹是私家偵探,Philip Marlowe也是,那……同樣的故事梗概發生在二人身上,為何天壤之別,風格迥異?箇中關鍵說將起來,實在能令人大呼過癮,只是我們篇幅有限,還是等有緣的時候,再談吧(笑)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