篇名:The Tell-Tale Heart
中譯:洩密的心(曹明倫/月之海出版)
作者:Edgar Allan Poe
初出:1843年
神祖大人愛倫坡(Edgar Allan Poe)的經典短篇〈The Tell-Tale Heart〉(洩密的心),英文版使用「企鵝小黑經典」(Penguin Little Black Classics),中譯版參考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《陷阱與鐘擺——愛倫‧坡短篇小說選》,梁永安翻譯。第二次書寫加入《愛倫‧坡暗黑故事全集(上)》,曹明倫翻譯。
這則短篇從外而內來看,它的體裁是一篇凶手自白,有一個年輕人(男性)殺死了跟他同住的老人(男性),讓警方逮捕,他向不特定人士說出他的謀殺經過,想證明自己沒有發瘋,不是精神病患,他只是神經兮兮過份敏感。但是讀者仔細看下去,不用看兩段就知道,這個年輕人是不折不扣的精神病,其病躁狂。
年輕人有一套自己的邏輯,精神病邏輯,如果不懂這玩意兒看小說沒有樂趣,會覺得根本是主角在自說自話。精神病邏輯類似陰陽眼,我看到東西別人看不到,我做出相對的反應別人說我發瘋!年輕人在故事之中極力要證明這一點,但讀者一看就知道他是精神病,而且他有精神病邏輯。
邏輯之一,年輕人聲稱自己的病(神經過敏)讓他的感覺過份敏銳,因而學會了天視地聽之術——Sorry,是領悟了天聽地聽,視覺沒有。武俠小說迷一看就懂,年輕人覺得自己打通了任督二脈,所以聽覺異於常人,他說「我曾聽見天堂和人世的萬事萬物,我曾聽見地獄裡的許多事情。」(原書p217)。這兩句講出來沒人相信,但是年輕人自己深信不疑,所以故事才可以切那麼帥一下結局,因為從頭到尾,整個故事都是依照他的邏輯在走。
邏輯之二,年輕人憎恨老人的單隻眼,一隻有白內障的藍眼睛,所以他要謀殺那隻藍眼睛,順便殺掉老人。對,搞清楚,年輕人要殺的是「蒙著一層陰翳的藍眼睛」,不是要殺老人!只是眼睛長在老人身上,順便把老人殺掉而已;年輕人能把謀殺對象分清楚,足以認為他自己沒有發瘋,可是在旁人看來呢,簡直的不可理喻,這又是一個精神病邏輯。
第三個重點,年輕人有躁狂的病症(神經過敏),那他怎麼能同時這麼冷靜來殺人呢?還可以連續七日進行殺人練習(用黑罩提燈調出細絲光線,硬照老人的藍眼睛)。其實這是《老子》講的「靜為躁君」,在年輕人心裡有理想、有目標(謀殺藍眼睛)的時候,他是可以沉靜自理,壓制躁狂的,只是他的理想跟目標叫做謀殺。而當謀殺完成,毀屍滅跡也無問題的時候,他就完全瘋了,整個人完全陷入瘋狂狀態,直至被捕。
神祖大人要形容年輕人的躁狂達標,又拉回來前文的伏筆——年輕人的地獄耳:一個人能聽見地獄的事情,當然也有可能聽見死人的心跳。這個伏筆非常震撼,但非常不合理,所以神祖大人把故事設定為「凶手自白」,就免去了旁觀者的猜疑,反正精神病患者自說自話,讀者愛信不信,但是故事表現出來就是壓倒性的強。
元人在第一次書寫的時候沒抓到重點,感覺寫得很爛又想不出來爛在哪裡,陷入苦惱。參考曹明倫的譯本之後豁然開朗,撇去所謂「短篇小說好棒棒」「神祖大人下筆如哀梨并剪,俐落爽脆」這種講了自己爽的私家觀念以後,認真看待故事本身,加上翻譯傳達忠實正確,做出來第二次書寫,總算沒有辜負壇蜜,可以做為佛前供物了。(壇蜜=佛前供物)
〈The Tell-Tale Heart〉讓元人歸類在「驚魂六識」的「耳之部」。「驚魂六識」是元人參考古龍「驚魂六記」的創意發想出來的驚悚小說分類,就依佛家的六識分為「眼耳鼻舌身意」,各選世界精彩短篇來充實。已經做出來的有:
「眼之部」:〈The Yellow Wallpaper〉(黃壁紙)/Charlotte Perkins Gilman
「耳之部」:〈The Tell-Tale Heart〉(洩密的心)/Edgar Allan Poe
「鼻之部」:〈尸變〉(屍變)/蒲松齡《聊齋志異》
「身之部」:〈The Monkey’s Paw〉(許願猴爪)/W. W. Jacob
雖說六識分部,但不是只選六則短篇,只是先做範例而已。另外「神祖大人」的短篇故事當然也要再講,只是暫時沒有靈感,敬請期待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