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

[說短] Graham Greene的〈I Spy〉(偷窺)






篇名:I Spy
中譯:偷窺(陳麗珠譯)
英文文本:Graham Greene: Complete Short Stories
中文文本:偷窺:葛林短篇小說選
原始:1930年


 〈I Spy〉中文譯為〈偷窺〉,元人覺得不太準確,因為這則故事在講的並不是「偷窺」這檔事,故事主角十二歲的小男孩Charlie Stowe也並沒有偷窺的意思,他只是下樓想要偷拿香烟偷抽香烟的時候,碰巧看到發生在父親身上的重大事件,因此譯為〈偷窺〉實在是感覺斷章取義。

 〈I Spy〉這個題名有兩種解釋,第一個想法是「我行spy之事」,這是中譯題名〈偷窺〉的由來,剛才說到故事的源起是因為Charlie Stowe半夜睡不著覺,胡思亂想間跑到樓下店裡想偷拿香烟、偷抽香烟,才會撞見父親半夜回家又突然離去的詭異行為。

 Charlie Stowe為什麼會想到要偷抽香烟?因為附近的大孩子都笑他,明明家裡是開香烟店的,居然連一根香烟都沒抽過;Charlie Stowe為什麼半夜睡不著覺?因為他們住在沿海地帶,等於是面對敵軍(德軍)的第一道防線,晚間探照燈不停在搜索,搜索著可疑的德國飛船,Charlie Stowe讓探照燈斷斷續續照著,心思一煩亂就睡不著覺。

 〈I Spy〉題名第二個解釋是「我是間諜」,這就不是指Charlie,而是指他的父親。Charlie Stowe說自己很愛母親但不愛父親,因為父親總是很少在家、行蹤飄忽,神秘莫測,Charlie常常都感覺父親只是一個淡淡的影子,家裡有他沒他都一樣。Graham Greene在故事中並沒有明說Charlie的父親到底是不是間諜,不過我們從故事當中的時空背景,和Charlie父親的遭遇便可以推知,Charlie的父親可能是德國間諜,因為他在半夜讓兩個陌生人押回家,沒多久又匆匆離去,連跟妻子兒子道別的行動都省略。

 我們用Charlie對他父親的觀感,和兩個神秘陌生人與他父親的交談,就可以很容易推知,Charlie的父親沒有上樓跟妻子、兒子道別,有點開玩笑的說,「明天的事明天再辦,沒有那麼急吧?我還是有機會跟我妻子道再見。」兩名陌生人的回答是:「如果還有命的話。」Charlie的父親試著要笑,但是我想,應該笑不出來。

 過程當中兩個陌生人也講起,「香煙店是不錯的生意,但是老闆娘應該會把舖子賣掉吧?不然鄰居會來搗亂。」從Charlie的父親和兩個陌生人的對話我們推測出,Charlie的父親十之八九是德國間諜沒錯,也許不是像John le Carre小說中寫的,可以提供足以動搖軍情之情報那種超級間諜,也許只是謀蠅頭小利幫忙刺探國內情報而已,但是在戰爭時期,做出這種事情你想會有多嚴重呢?

 〈I Spy〉最後一個重點是Charlie Stowe對於父親的親情之甦醒,偷香烟撞見父親回家,Charlie的心情原本是刺激又緊張,他很怕父親會看到他,只是害怕這樣而已。父親離去之前沒有和他們道別,只是順手拿了幾包香烟,就又匆匆離開了,Charlie回到樓上房間想起父親,發現自己並非不愛父親,自己跟父親原來如此相像,面對恐懼時反應幾乎一模一樣!想到這裡不禁感覺骨肉情深,他想衝下台階去跟爸爸說他愛他,可是爸爸已經走了。

 Charlie回到臥房乖乖躺下,家裡只剩他孤獨一人(媽媽仍在睡覺),而Charlie也睡著了。

 整篇故事當中,Graham Greene處理生離死別的題材完全沒有出現一哭二鬧的激烈情感,完全用冷靜含蓄的方式去處理,不但Charlie爸爸選擇安靜離開,不讓道別引來傷感,就連押送他的兩個神秘陌生人都是那麼正經八百!小男孩Charlie的思緒萬端牽動著讀者的內心情感,明明目睹一件生死大事卻懵然無知,可能他想著爸爸改天還會回來。上樓沒多久突然感覺到,「啊,我想跟爸爸說聲我愛他,」但卻不知道爸爸永遠不會再回來了。

 這篇故事算是目前看到Graham Greene短篇小說比較精煉的一則,相較起〈The Case for the Defense〉可以說結局收得漂亮,餘韻無窮。不過最讓元人感動的部份,還是小男孩Charlie頓悟到自己原來也愛爸爸這件事情。講句比較囉嗦的,梁羽生的《雲海玉弓緣》讓人感動的也是跟〈I Spy〉相同的這種情感描寫,不管是父子,不管是男女,「此情可待成追憶,只是當時已惘然」,留下來的無限追思和懷念,擦身而過的遺憾,總是讓讀者沉醉其中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