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月25日 星期日

張谷說劍娥故事

 張谷是誰?張谷,據說就是著名歷史小說家章君穀,他寫中規中矩的歷史小說如《陳圓圓》《杜月笙傳》《大明英豪傳》等書時用的筆名是「章君穀」;寫通俗易懂的古典傳奇小說時,用的筆名是「張谷」。

 張谷的「劍娥」故事,分別收錄在皇冠出版「張谷古典小說系列」的第三冊和第四冊,也就是《大刀王五》和《劍娥》這兩冊,共有五篇短篇,合為三輯故事。五篇短篇分別為:

 〈京張道上〉〈白山黑水〉〈三刀六眼〉〈缸窰〉〈陶什陶〉

 三輯故事則是「一」「二三」「四五」這樣分,除了開篇〈京張道上〉是獨立成輯以外,之後都是兩篇合而為一輯。

 以下正文開始。

故事1〈京張道上〉

劇情大綱
 〈京張道上〉是劍娥出場故事,這個篇名指的是從「北京」到「張家口」中間的路程,劍娥替「濤貝勒府」押運四萬多兩租銀所需冒險犯難之途。

 故事從濤貝勒府總管李四到口外收租開始。濤貝勒府和鄧家鏢局三代合作,四十多年都是由鄧家鏢局來押運鏢銀,可是這回不然,鄧家鏢局三代主人「鄧伯魁」,聽說是給鬍匪放冷槍斃掉了!留下一對孤兒寡母,還怎麼能夠替濤貝勒保鏢?

 棉門帘兒掀開,走出來一位杏眼桃腮,千嬌百媚的小姑娘,態度落落大方,待客殷勤招呼。這妮子不消說,就是鄧家孤女「鄧劍娥」了。李四爺原本打算另請高明,拿點銀子慰問她倆母女,也就是了。那知道鄧家小姐居然是個不讓鬚眉的女英雄,不但自願承繼先父遺業,還自信滿滿非接貝勒府這趟鏢!

 這光景,看得李四爺也覺得不便推託了……。

重點分析
 既是介紹主角出場,理所當然要引一段作者對劍娥的描述:

 瞧她前額梳著瀏海,腦後垂一條烏溜溜油閃閃的大辮子,一身皂白相間起暗紋的窄身衫褲,人長得那麼俊,穿著偏就這等素淨,先就叫人瞧了好不納悶。

 這是劍娥初出場的模樣,跟她後來在〈缸窰〉一篇的裝扮兩相對比,可以看出主角在心境以及個性上的轉變。

 鄧劍娥本名鄧雪娥。乃是兩百年老店「鄧家鏢局」主人鄧伯魁的獨生女,中國最後一個女鏢頭。自幼習武,尤精劍術,把個祖傳的「鄧家劍法」練得強爹勝祖,四代第一,是以其父鄧伯魁在她姓名之中改安了一個「劍」字,以彰表率。

 本篇故事當中,劍娥最讓人驚訝的,還不是她以區區女兒身能承保鏢重擔,也不是一身武藝的劍槍雙絕,而是劍娥居然擅長火器洋槍(能使短銃「轟天雷」百步穿楊),這是最教人驚嘆的。

 劍娥活躍的時空背景,是清末光緒年間,劍娥十七八歲時正好是光緒二十六年(一九○○年)庚子,其時正鬧「義和團」、「紅燈照」,也就是史稱之「庚子拳亂」。〈京張道上〉故事當中劍娥初出場,才只虛歲十五(約為一八九七年)。隨著故事發展我們可以看到,其時的中國武林,對於火器洋槍是相當的排斥、害怕,所以劍娥才會在懷來縣讓她的「康八叔」神腿康八踐踏鏢旗拗彎梨花槍,逼到她非得冒犯尊長,當眾給他康八叔難看不能算完。這事的起因,好笑,居然只是因為康八不滿意她使用火槍對付翦徑毛賊,沒的壞了江湖規矩。

 劍娥所處的定位是一個傳統與現代的過渡,光緒年間,庚子拳亂,義和團還以為可以用肉身抵擋子彈;武林中人還妄想以「江湖道義」來約束大家別用火器。這時的劍娥,卻以一副「左手青霜劍,右手掌心雷」這樣劍槍雙絕的英勇姿態走在時代的尖端,尤其妙的是她還身為女性,還是鄧家鏢局的四代主人。挑起了一肩的離經叛道,活躍在動盪的滿清末年,劍娥的行事表現沒法讓人不亮眼,也沒法讓人不傻眼,這是我對劍娥故事始終不能忘懷的原因。

卷末小札
 〈京張道上〉這篇故事安下了很多伏筆,最重要的一支是劍娥的父仇。下一輯故事講的就是劍娥獨闖鬍匪總壇「醫巫閭山」探山問罪的故事。

 懷安縣城的一場決戰,劍娥使出了鄧家劍法的絕招「滾地風車」,把神腿康八嚇出渾身冷汗,鄧家劍法甲天下,劍娥武藝甲鄧家,看起來是真有兩下子。最後一篇短篇〈陶什陶〉還能看到劍娥再出絕招。

 劍娥和大刀王五是同時代的人,本篇當中京師大俠也有客串演出。張谷在〈大刀王五〉故事只讓他顯露內家功力,本篇中則展示了外家功夫。

故事2-1〈白山黑水〉

劇情大綱
 劍娥的父親,鄧家鏢局第三代主人「鄧伯魁」,是給鬍匪放冷槍斃掉的。劍娥在〈京張道上〉故事末尾,聽從大刀王五的勸告暫歇鏢局生意,帶同老母親隱居東北奉天西關,買了一晌土地僱些短工耕作,一邊打探仇家的消息。

 三年過去了,其時劍娥已經十七八歲。那時是光緒二十六年(1900)庚子年,京津道上風頭正緊,濤貝勒卻不改常態,照讓總管李四行一趟東北,出一趟公幹,採辦獻給太后老佛爺的貢品。李四爺正好趁此機會打聽劍娥的去向和消息。

 可巧到了盛京(今瀋陽),貝勒爺的地莊子,就得知劍娥已經蓄勢待發,只差把母親安頓好,就要探敵營找仇家拚命。李四爺和劍娥一見如故,因緣極深,一直把她當成是自己的骨肉至親。今番小劍娥要上戰場啦,做爺爺的怎麼可能放心,說不得也得弄個藉口陪她同去……。

重點分析
 劍娥三輯故事中,用做穿針引線人的是兩個老頭子,前面兩輯是「濤貝勒府」總管大人李四爺;後一輯是「缸窰金家」大家長金老爺子。李四爺在本篇故事當中的作用,是當和事佬、魯仲連來替劍娥把氣氛緩和;因為劍娥一心想要報仇,年輕氣盛得理不饒人,開口閉口就是喊打喊殺,講話夾槍帶棒的,很容易把場子弄僵,所以讓李四爺幫忙打圓場。不然以劍娥的橫衝直撞,瞻前不顧後,人家要在半路上圍殺不恁容易,還用得著請她過五關斬六將嗎?

 本篇故事的重點,是劍娥直搗鬍匪總舵「醫巫閭山」,挑明著要見總瓢把子「雕兒歸」,想跟他決一死戰為父報仇。而這中間的過程,需要闖過五座寨子以及一棟秧子房,才能見到總瓢把子。上半篇〈黑山白水〉只演一半,演到劍娥闖三瓢把子「五爪金龍」王得勝所把守的第四寨,兩人比拚內力,千鈞一髮之際忽有高人搭救,故事戛然而止。

 這第二、第三篇故事,是劍娥人格由生澀到完熟的重要階段。從第一輯故事〈京張道上〉我們得知,劍娥是英雄出少年,還未及笄就已經把家傳劍法練得四代第一,又耍得一手峨嵋槍,還精通火器的射擊技巧。以她那樣的年齡,就有那樣的造詣,心高氣傲自是難免。可惜當時的武林還是講倫理、講尊卑的,所以劍娥面對長他一輩的「神腿」康八,雖是打贏卻還讓大刀王五勸和,必須跟人賠不是;本篇當中劍娥的短處更明顯:她矢志報仇恨火填膺,渾忘了江湖還有義理,鬍子幫各瓢把子對她處處忍讓,她卻拿方便當隨便,打蛇隨棍上越佔越便宜,這樣子的表現真令筆者感覺看不過眼。

 欲見雕兒歸要先打通關,連闖五寨,前面三寨比的都是外家功夫,把守的瓢把子分別是「鐵彈劉四」、「神鏢帶笑史二娘」和「飛身雙槍快馬張」,劍娥憑藉著高超的武學造詣,並沒遭遇到多大的困境,一直到了第四寨「五爪金龍」王得勝才嘗到吃虧的滋味。

 我們若用心也可以分辨出,劍娥的人跟她的武藝一樣,外家功夫頂兒拔尖,內家功夫涵養不足。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她的年紀資歷,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她恨火燒心。劍娥在〈京張道上〉的表現只是高傲自慢,在〈白山黑水〉可簡直就是目中無人了!各瓢把子對她越是有禮,就越顯出劍娥的傲慢粗鄙。這是劍娥個性上的缺陷,也是作者預設的伏筆。

卷末小札
 〈白山黑水〉〈三刀六眼〉兩篇本身有內外家之別:

 〈白山黑水〉主講外家功夫,劍娥探山過五關,各顯神通相互較勁,鑼鼓喧天熱鬧好看,但是那是賣給外行人看的。

 〈三刀六眼〉講的則是劍娥與雕兒歸如何化干戈為玉帛,冤家宜解不宜解。乍看之下相當氣悶,似乎並無好橋可言,但是作者的寫作功力與火候,非從主角的心境轉變不能看將出來。這,才是小說的內家功夫。

故事2-2〈三刀六眼〉

劇情大綱
 〈三刀六眼〉接續〈白山黑水〉的切斷面,從鬍子幫總瓢把子「雕兒歸」現身寫起,把自開篇故事〈京張道上〉就有的伏筆做個交代,了結劍娥和鬍匪之間的兩代恩仇。鬍子幫總瓢把子「雕兒歸」的父親燕鬍子是給劍娥的父親鄧伯魁殺死的,鄧伯魁則是遭到鬍子幫幫眾放冷槍斃命的,劍娥要講報仇,難道雕兒歸不該報仇?況且,這世上除了報仇,大家夥兒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……。

重點分析
 張谷寫劍娥為父報仇,並不是要寫神力女超人單槍匹馬衝進大寨見人就殺。張谷筆下的江湖,是重情義,講倫理的,這是他寫武林人物獨樹一幟的地方。

 本篇〈三刀六眼〉是劍娥故事的最高潮,寫江湖事的因果循環,劍娥的個性轉變,對於「復仇」主題的解套尤其見功力。姑且不論張谷歷史小說家的身分,就當這是篇武俠小說吧,檯面上的所謂「武俠名家」,能望其項背的竟沒幾個。以臺灣名家來講,司馬翎的文風和張谷最相近,但是司馬翎的文筆不如張谷那樣精煉,篇幅也不可能壓到那樣短。

 本篇所解釋開的重要伏筆如下:

 「劍娥的殺父仇人究竟是誰?她將要如何面對?」

 「雕兒歸的父子叫燕子飛,為什麼他卻姓『雕』(鵰)不姓燕?」

 「雕兒歸的殘疾,二瓢把子的缺席,中間隱藏著什麼關聯?」

 「本篇之中又是誰犯了滔天大錯,需要動用到『三刀六眼』?」

卷末小札
 在本篇〈三刀六眼〉過後,就不再談劍娥與濤貝勒府的關聯了。

 劍娥故事中出現的西洋火槍,名字還真多,先是叫「轟天雷」,再來叫「盒子砲」,下篇開始,卻又叫「掌心雷」了。以前人取名字還真動聽(笑)。

故事3-1〈缸窰〉

劇情大綱
 劍娥為父報仇事罷,原本想聽從乾爹李四爺的殷殷相勸,帶同母親解甲歸田。可惜國事蜩螗,民生凋敝,英雄兒女,無不想為國為家出一份力。因此,才有了這最後一輯故事──俠女劍娥,義助金家,缸窰保衛戰。

重點分析
 〈缸窰〉的故事很短,情節也簡單,可是一反張谷寫作常態,開場便奇。空山僻谷,快馬加鞭,目貌猙獰的馬車夫、弱不禁風的老爺子,其中潛藏著什麼秘密?暗裡埋伏著多少陰謀?這是耐人尋味處。就算是劍娥出場了,也還是悶嘴葫蘆硬不透露身分,只能看見外表裝束:

 ……小姑娘戴著紅風帽,紮起紅抹額,披著大紅哆囉呢面的赤狐披風,騎一匹紅如赤炭的棗騮,咧開了紅紅的小巧嘴唇,露出兩排雪白的糯米細牙。

 這樣一色火紅的打扮,首先讓我聯想到的便是《江湖奇俠傳》裡的傳奇俠女──紅姑。京張道上替濤貝勒府保過大鏢,白山黑水間連闖醫巫閭山四座大寨,俠女劍娥已不再是初出江湖的青澀雛兒,而是羽翼豐滿的大紅鳳凰了。張谷特別讓劍娥著紅袍、騎紅馬,除了說視覺效果比較搶眼以外,應該也有另一方面的喻意。〈京張道上〉開頭,劍娥全身縞素,為父守孝,報仇遙遙無期,俠女有志難伸。而在〈缸窰〉故事中,劍娥孝期早過,也跟仇家化敵為友,討回了公道,此時裝扮自是不同,如花青春在此綻放。

 劍娥故事當中,作者張谷一向都是利用「白髮紅顏」來做搭配,少女身旁擺老頭,越顯出她的嬌憨可愛。比照〈京張道上〉和〈缸窰〉這兩篇故事當中劍娥的表現,前者還只是初出江湖,不通世務;後者卻已經是見多識廣,智勇雙全了。看到劍娥亭亭玉立真是教人開心,當她初見金怡,頰染五月榴火紅,我還以為她會因此談戀愛呢!可惜只是白高興一場。

卷末小札
 劍娥故事從〈京張道上〉到〈白山黑水〉到〈缸窰〉,可以說範圍越拉越大,同心圓不斷把半徑加長。

 〈京張道上〉的戰鬥,只是「大水沖倒龍王廟」,自家人打自家人,很容易便調解開了。

 到了〈白山黑水〉、〈三刀六眼〉,雖然說父仇不共戴天,但是冤冤相報並不是好事一樁,事主也早就受了報應,在「國仇大於家恨」的大義前提下,以牙還牙的江湖規矩反而顯得微不足道,所以也沒弄出人命,揭過便罷。

 一直要到〈缸窰〉、〈陶什陶〉,這輯對抗的可是日本漢奸,要保衛的是國土家園,那裡還有客氣的?血腥廝殺的戰爭場面眼看是不可免的了,唯張谷還是給劍娥留了餘地,沒有破壞她的玉女形象,把她寫成奪命女煞星。

故事3-2〈陶什陶〉

劇情大綱
 陶什陶是日本人刻意培養的漢奸首領,底下兩三千名「套匪」,平日專和老毛子(俄國人)作對;而今日本人要蓋鐵路了,需要收買金老爺子的「缸窰」寶地,因為對方一再拒絕,只好出動漢奸借刀殺人,以寬甸縣城百姓生命為要脅,逼迫金老爺子非交出地權。

 為了不要傷及無辜,金老爺子屈服於套匪淫威,交出缸窰地權。但是在威脅解除之後,金家五百多名老小,加上劍娥以及「悟通法師」,轟轟烈烈的復仇行動,於此才要正式開始!

重點分析
 〈缸窰〉和〈陶什陶〉只是劍娥故事的收尾,場面十分浩大,情節也悲壯,只是跟劍娥本身,似乎是沒有了太大的關係。

 本章最可瞧的,該算是劍娥單挑陶什陶。張谷寫比武一向喜歡「正中出奇」,本篇故事也不例外,短兵相接的篇幅只有一點點,其他都是在武術教學。劍娥繼〈京張道上〉使出絕招「滾地風車」之後,本篇故事再出奇招,名頭乃是「漫天大羅漢劍」。

 這招劍法讓我想到獨孤紅小說經常出現的「大羅劍」,獨孤紅每次都把這套劍法講得天下有、地下無,認真起來想,也許只是一張漂亮的幌子,因為「大羅劍」從來就只有名頭,作者從來不加解釋。然而張谷筆下的「漫天大羅漢劍」,卻有其理論根據。說奇不奇,平凡至極的一招劍法,為什麼可以稱為「絕招」呢?因為它刻意違反劍術原理,陡然使出,一般的對手是無法招架的。但是施展此招,劍手本身也需負擔相當程度的風險,是以稱為「絕招」。

卷末小札
 縱觀劍娥故事,出現了兩位刀法名家,都可以和劍娥相互映襯。

 首先是大刀王五,作者喜歡強調他的虛懷若谷,內家修為,好不容易出上一刀,也是那麼神神秘秘的費人疑猜,不知他保留了幾成功力?

 再來則是悟通禪師,鬍子幫的二瓢把子,如狼似虎的殺生和尚。他那兩把戒刀上的功夫,不太像是外家功夫,反而像是體能戰技。書中描寫他大開殺戒,虎入羊群,翻飛瑞雪舞梨花,如入無人之境。那種描寫,似乎跟武功沒有半點關係,而像是一個久經戰陣的老兵,把一群心怯膽喪的菜鳥砍得唏哩嘩啦的。雖然是不怎麼優美好看,卻讓劍娥迴避掉了滿手沾腥,讀者看上去也順眼一點。

 張谷的劍娥故事,至〈陶什陶〉已全部結束,之後會再另開新篇另做評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