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5月19日 星期日

一矢種地。成語是指南針,帶你找到故事



  偶然在圖書館又翻開這本《孟子》,其實照我一貫的想法和做法,選篇的經典我不看、沒有原文我也不看!一本書看不完我也懶得去講。但是怎麼說呢,人如果事事都要順心順意,只會帶來無限的痛苦。而我剛好翻到一篇,久仰大名但沒有真的拜讀的〈宋人有閔(憫)其苖之不長者〉,也就是江湖傳說的「揠苖助長」的故事,剛好篇幅又很短,所以拿來一講。

  本篇出自「公孫丑‧上」,基本上元人沒有讀過正本的《孟子》,只是攑香綴拜,出自那裡是抄來參考用的,真正好玩的是故事內容。這個故事的主角是「宋人」,戶籍落在宋國的某位成年男子,家中的爸爸,務農之人。他每天巡田水,看到自家的作物,那個苖都不抽高,很苦惱啦!於是有一天累累的回家,跟家裡人(應是妻子)說,「今天恁爸很累啦!我把青苖都拉拔『長大』了。」他兒子聽到嚇一跳,作物的苖怎麼能「拉拔長大」呢?趕快衝去田裡看,苖都枯死了。

  這個故事的道理和啟示很多人講,但我想看的就是「宋人」的嘴臉,跟「齊人」一樣,成年男子、家裡的經濟支柱,結果都不幹好事,自以為是,齊人「驕其妻妾」,說他逐工食甲足飽足飽,死爸死爸飽,結果是去人家的墓前幹好料,還回家想要餵食大奶二奶,免洗碗可以快點做愛。

  這個宋人也很爆笑,不做不做工,人家毋忘在莒,你即墨即墨就好,突然有一天醒了!想要用一己之力把青苖拉拔長大(你以為你是トトロ?)結果當然不是嘛!苖給你這樣拉一拉,全都枯死了,田水也不用巡了,每天在家裡罵老婆小孩就好了。

  「揠苖助長」的故事從小聽到大,看過好多版動畫改編,課本也教(的樣子),但我就很想知道,原文到底載了什麼。其實我想看到的是一種「沒用的大人」的典型,很想抓來黜臭;但也許這是我的心結之一,沒用的大人教壞小孩,那小孩長大了有辦法更正上代的錯誤,變成比較有用嗎?還是看電視上立法院打架,狂笑「乘風破浪的立法委員」,自己卻深受影響變成「立法院男孩」?

  這次的故事就講到這裡,白刀子進紅刀子出,篇幅不用太長,有痛就好了。通常講到《孟子》元人只會想起梁惠王,也就是魏惠王,單名罃,聽音樂、不修政事。魏罃戴耳機聽ipod跳街舞的形象一直深植我心,他跟孟軻說:「阿伯(叟)啊!你沒事跑這麼遠過來(不遠千里而來),是有什麼好康要報嗎(將有以利於吾國乎)?」

  現在多搜集到了一個「宋人」,耍白爛還考夭自己很累的故事,對於古來聖賢又多了一條認識。阿彌陀佛~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