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:「如果你是老闆,你對於你的事業平均每一天會有十二到十六小時的時間投入;如果你只花八小時,那只不過是上班族;如果只花兩小時──抱歉,那個叫做打零工。」
我們一般社會大眾對於什麼事情會有如此用心深刻的投入?看電視聊八卦?喝小酒罵總統?假設我們做這些事情一天能有十二到十六小時的投入,那我們在這個領域(有點難定義就是了)當中,也已經符合當老闆的其中一項資格。
我個人日常所從事,最認真踏實、苦幹實幹的一項事業就是「讀書」,真的除了吃飯睡覺無時不讀,無所不讀,不過讀的都是些閑書,武俠小說、推理小說之類的,目前新增的類別是「日本時代/奇幻小說」。
個人平時有「三不讀」,吃飯不讀、睡覺不讀、如廁不讀,因為這三個時候讀書對身體不好,除此之外大概人家看到我都是在讀書,不太愛理人,因為我連跟人溝通的時間都儘量節省,拿來讀書。
如果以上文標準來講,我對於「讀書」這麼認真投入,時間心力付出無數,我早就已經可以當老闆,可是為什麼我讀到如今,讀書讀書只是越讀越輸,並沒有就此飛黃騰達?我用做生意當老闆的態度來投入「讀書」這件事,卻沒有辦法擁有如同老闆一樣的地位與收入?
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傳統生意的固定架構:做生意一定要有「買」有「賣」,有「需求」而有「供給」。有需求的人叫做「消費者」,能供給的人叫做「生產者」,通常也就是工廠/農場所扮演的角色,這樣可以同意嗎?
一件商品從生產者的生產線製造出來,要配送到消費者的手上並取得利潤,中間必定會經過「通路」。通路由大小不等的通路商所組成,包括有「總代理」、「區代理」、「大中小盤」乃至於「店面」,這是通路的基本架構。
以我個人讀書而言,假設作家是「生產者」,我是「消費者」,中間的通路商,無非就是「出版社」、「書店」這些營利事業。透過通路商的攜手合作,我從而得到書籍的內容,得到資訊,因此我也付出代價(買書錢),付得心甘情願。
我每天利用零碎時間讀書,逮到時間就讀,可是我沒有辦法利用「讀書」賺到錢,為什麼?因為我沒有拿到書籍的「代理權」。我雖然對書很專業,可能還有一些小小的品味,但是書籍販售所產生的利潤永遠與我無關。
換個方式來講,或許我已經得到了書籍的代理權──精神層面上。
今天假設我讀了山田風太郎的《柳生忍法帖》,在我的腦袋裡激發出了心得感想,我拿去跟朋友分享,這樣子的行為其實就是在「販售」在「賣」。試想我在販售什麼?賣什麼?我在販售書籍的內容,從而得到的觀念,刺激朋友的讀書慾望,產生需求,從而讓他們都去讀書。假設在精神層面上,我有一百個朋友透過我的分享而得知山田風太郎的《柳生忍法帖》這套書真的很不錯(不管買或不買),那麼,在精神層面來講,我即是《柳生忍法帖》此書的通路商,我靠著分享的力量販售/推銷了一百套書出去。
但是我仍然沒有賺到錢。
另外,由於我是山田風太郎的死忠粉絲,我可能把他巿面上所有的中譯作品,甚至沒有中譯的日文版作品全部讀完,全部分享!那在精神層面上,我在通路商領域所屬的位置也將從「店面」提昇至「大中小盤」甚至「總代理」的位置。
在這種情況下,我等於是山田風太郎的「最佳代言人」了對吧?當然「生產者」仍然是作者山田風太郎,這是無可取代的;可是我占據了絕對有利的通路位置。如果賣觀念也可以賺錢的話,我首先可以賺得店面零售的利潤,再來賺到了通路批發的利潤,山田風太郎本身只賺生產製造的利潤。簡單劃分三等分來講,分享一次《柳生忍法帖》的讀書心得能夠為人所接受,假設是所得是100元,我就可以賺到三分之二,也就幾乎是66、67元,按比例來看。
但是很好笑的是,我不管再怎麼認真投入、用力分享,山田風太郎賣書的利潤永遠與我無關?不管我在便利商店買、誠品書局買,還是紀伊國屋買,利潤的分配永遠是通路商來分,原因很簡單:
光是讀書,無法取得(實質上的)代理權。
我常常在想,如果我能得到以下作家的代理權,要我不發財,天都會下紅雨!我跟山田風太郎、菊地秀行、Raymond Chandler、Graham Greene、古龍司馬翎臥龍生諸葛青雲這些人都比我跟我自己的親戚朋友還熟,要是他們的書通通給我代理,我再一個個跟朋友分享,每一本書讓我賺取66%的利潤,我早就變成有錢人了!
但是呢──大家要明白,會讀書賣書跟會賺小錢大錢「一點關係都沒有」喲。
這一點就非常耐人尋味:我一天投入那麼多時間心力讀書,我(在精神層面上)已經是個老闆,我(在精神層面上)掌握了我所崇拜的作家的重要通路,但是我卻還是困頓窮酸,一文不名?
因為我,沒有拿到「代理權」。
這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:代理權是隨便人可以拿得到的嗎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