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5年8月2日 星期二

步步高昇的梯雲縱

 武俠小說裡頭有一門輕功叫做「梯雲縱」,照字面上解釋,可以稀釋成為「以雲為梯的縱躍動作」,是一招充滿浪漫想像的武技。

 武俠小說作者大多不是理工科出身,他們的思考模式感性大過理性,常常沒辦法很精準地去思考自己筆下創造出來的事物。對於「梯雲縱」,我不知道這是誰先發明的,但是武俠小說自從金庸以降就痛打怪力亂神,只要是「不合乎常理」的便通通不准寫,如果真的能踏著空氣步步高昇,那還不如回頭走《蜀山劍俠傳》的老路,玩「御劍飛行」還帥氣得多!是故,「梯雲縱」雖然是登峰造極的絕世輕功,卻也需要某物予以借力。而在武俠小說中,那個「某物」往往就是──施展輕功者自己的左腳,或者右腳。

 這是一個非常吊詭的問題:如果人不能踏著空氣垂直上升,為什麼就可以用左腳去踏右腳腳背來求取同樣結果呢?上文說過了,武俠小說家多不是理工科出身,有的還根本就沒讀書,他們熟知江湖規矩:「武功高手不能飛,但是可以使用輕功。」可是他們沒有想過,用這種思考模式設計出來的「梯雲縱」,其實比列子御風而行還要誇張。

 向上攀升的動作,涉及「作用力與反作用力」,如果武功高手以自己的腳背為借力,那麼,他所施加的作用力與接受的反作用力全都用在自己身上,這樣是無法達到效果的,不信的話可以當場試試看。

 如果要在小說中設計可以「步步高昇」的輕功身法,或者讓主角在空中迴旋轉折,那都不是不可行,可是借力對象要抓對。《神鵰俠侶》第二十一回「襄陽鏖兵」,郭靖隻身回轉襄陽城,以城牆為借力,踏一步上升兩丈,再踏一步又升兩丈,金庸叫它做「上天梯」,其實也是「梯雲縱」的變體。城牆那麼夠力,郭靖武功又高,再怎麼誇張也不會有人懷疑。

 少年武俠名家葛冰在其「七絕俠系列故事」之〈猴頭〉也耍了這麼一招:七絕俠受困谷底,眼見得要遭到沸水滅頂,他靈機一動居然把手邊的板斧上拋,蹬住斧尖實行兩段跳,這才逃出生天。整個過程險過剃頭,可是又合情合理。

 以上兩個例子告訴我們,由於物理常識的普及,對於武俠小說中各類武技的省思也相對嚴格。可是說嚴格又不是那麼絕對,因為safe跟out往往只有一髮之間。舉例來講,一個輕功高手在空中左腳踏右腳借力上升,被視為不合理;可是換成這樣的情形:他在空中放了個大響屁!如果是藉此提升身形,就不一定是不合理。因為「以自身為借力」在物理世界中找不到佐證,很容易被識破,可是「人放屁」接著「往上衝」卻可以讓讀者聯想到火箭發射的情景,造成某種程度的「觀念合理」。假設我這個響屁蘊含了精純內力,撇出來當然人往上衝啊!火箭升空不正也是這樣嗎?更進一步講,我還可以控制肛門肌肉組織,把一股子屁做不等量釋出,藉以緩升或緩降,山田風太郎肯定就會這樣寫。假若胸中一口真氣未散,更可以憑空轉折身形,司馬翎的「雲龍大八式」就有這種設計。

 因此我們得知,小說創作不一定要求得「物理合理」,可是要注重「觀念合理」。物理合理是真的「合理」,觀念合理只是「合情」。縱使最好看的武俠小說也沒辦法與真實人生比擬,做到完全合理,可是它裡頭的內容卻能觸動你心裡深邃幽微的某一部份,這個就是合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