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9月23日 星期一

[說短] 張系國的〈銅像城〉


篇名:銅像城

收錄:星雲組曲(短篇小說集)
作者:張系國
出版:洪範書店
原始:1980年八月十八日刊載於《聯合報》副刊


 張系國是臺灣知名小說家(寫文學的),也有很多讀者是因為他跨足寫科幻小說才認識(包括元人)。《星雲組曲》是張系國的科幻小說最叫好叫座的一本,〈銅像城〉按故事發生順序來看,放在《星雲組曲》的第五篇,是全書十則短篇的分水嶺;跟著〈銅像城〉之後收錄的故事,都比〈銅像城〉之前的故事要更深刻、更好看,連續性也加強。

 元人認識張系國從〈銅像城〉開始,是因為買了一本「洪範隨身讀」,以《傾城之戀》為書名表題作,同時收錄〈銅像城〉還有〈傾城之戀〉等名篇。這本「洪範隨身讀」讓元人愛不釋手,跟著又追看最初收錄版本的《星雲組曲》,還有以〈銅像城〉為楔子,後續創作的科幻長篇小說《城》三部曲:《五玉碟》《龍城飛將》《一羽毛》。

 可是說來說去,張系國的科幻小說無論看再多,始終都是只愛這本《星雲組曲》,〈銅像城〉更是《星雲組曲》當中的獨一無二。元人第一次讀〈銅像城〉的時候,還不到西元2000年,現在是2019年九月。經過了這麼多年,〈銅像城〉還是讓元人深深懷念。

 《星雲組曲》是一本短篇科幻小說結集,十篇故事裡面的九篇,都是在講「人」(故事主角)發生了什麼事,唯有〈銅像城〉不一樣,它是在講一座「城」(索倫城)發生了什麼事,更正確一點說,是索倫城的銅像發生了什麼事!張系國用一個簡單的敘事手法、知性的口吻,輕鬆交代這以銅像聞名全宇宙的「索倫城」,歷時千年又千年的戰爭,重鑄百遍又千遍的銅像,最後竟假稱本篇文章摘錄自《索倫城觀光指南》!讀者莞爾一笑的同時,不禁也會去想:「觀光指南既然那麼好看,幹嘛不整本寫下來!」

 說得也是啊,張系國的文風,到底不適合科幻小說,只適合觀光指南(噗)。他實在應該嘗試銀河搭便車寫個什麼指南,而不要亂扯微電腦黑石板是外星人亂丟的麻將牌。

 〈銅像城〉的故事太短,內容也太好看,元人在此不願多講,只是簡單跟讀者說,〈銅像城〉這則短篇,傳達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,大家必須要知道:「戰爭最後的贏家,永遠只是戰爭本身。」索倫城經過了千年又千年無情的戰爭,死傷多少人浪費多少物資都不算,居然城裡面的銅像越鑄越大!不管是舊帝新帝黨,帝黨或民黨,誰打贏誰就要負起責任重鑄銅像!這樣反思起來,好像戰爭是為了鑄銅像而打(搶版權嗎),戰爭純粹是為了把榮耀歸給銅像!

 銅像的意義,從一開始權力的表徵,到後來簡直像一個吸血鬼魔王,戰爭是為了給銅像奉獻(生人的血肉),和平是為了讓銅像茁壯(既然不打了就來重鑄銅像吧,親)。你要仔細想起來,在菊地秀行宇宙統治全地球的吸血鬼貴族,竟然比不上索倫城的銅像厲害!我說菊地老師,你可以直接封筆了,《吸血鬼獵人D》寫二十多集寫不贏一篇〈銅像城〉呀!(沒禮貌)。

 摘錄自《索倫城觀光指南》的〈銅像城〉,不但是《星雲組曲》全書最好的作品,極可能也是張系國所寫下的諸多「科幻小說」最好的作品。跟〈銅像城〉直接相關的故事是〈傾城之戀〉,隨便寫寫都那麼好看(只是取用了索倫城陷落的一景)。

 把〈銅像城〉當楔子,搞得像《魔戒》(The Lord of the Rings)一樣大陣仗寫出三部曲的還有《城》三部曲,就是上文所提的《五玉碟》《龍城飛將》和《一羽毛》。可是張系國寫出了自己的《魔戒》嗎?沒有,他只寫出了《鈴聲之主》(The Lord of the Rings)。

 張系國的科幻小說,再講還是可以講的,不過都會繞在《星雲組曲》裡面講。《星雲組曲》是張系國最叫好叫座的一本科幻小說,如果還有其他?麻煩請告訴我,因為我沒見過(噗)。

 歷時二十年對於〈銅像城〉的懷念與追憶,就寫到這裡為止,謝謝各位的收看。

2019年9月8日 星期日

江湖奇俠366:不肖生說「刺馬」故事(三十六)

 張汶祥在混亂中,包袱讓人摸走,一路狂追到了關帝廟,才發現偷他包袱的人,就是之前很想認識的那個煙酒上人。從煙酒上人口中,張汶祥知道鄭時已遭馬心儀用計害死,只是要衝回去報仇!也來不及了。第一個馬心儀根本沒出現!殺那些官差管什麼用?再來則是,張汶祥報仇講究的是「冤有頭,債有主」,如果不是刺殺正主兒馬心儀,那就不叫做為兄長報仇,所以他只能從長計議。

 煙酒上人把張汶祥引到附近的山上密談,張汶祥提出意見說,巡撫部院他住了很久,很熟,孤身潛入定能順利刺殺馬心儀,因為他住在衙門裡還天天練功,並無懈怠,馬心儀手下的鷹犬沒有一個是他的對手。但是煙酒上人提點他說,「你知道馬心儀有人在暗中保護的嗎?不多不少,剛好兩個,光這兩個護衛,就是你十個張汶祥也不夠死。」

 說來奇怪,馬心儀這個邪惡的淫賊,怎麼會有人貼身保護呢?而且還是劍仙等級的高手兩位。張汶祥心裡納悶,煙酒上人一句話點破:「我們旁觀的人,也覺得鄭時死有餘辜,怎麼你偏偏要豁出性命替他報仇呢?馬心儀雖然奸佞邪淫,又怎麼知道他不曾對別人有恩情呢?」

 其實這還不是馬心儀的福分,是他上一代留下來的庇蔭。馬心儀的母親吃齋唸佛,馬心儀的爸爸卻是一個毀僧罵道之人。曾經馬心儀家裡來過一個尼姑化緣,馬心儀的父親不在家,馬媽媽因為尼姑長得端莊齊整,很有好感,就留在家裡攀談。到了要離開的時候,外頭風雨大作,尼姑不便作辭,馬媽媽便留她在家裡歇宿,因為馬爸爸不在家。

 後來馬心儀的爸爸回來了,見尼姑年輕貌美(當時才二十歲),半夜裡摸到客房去,有意勒逼成姦(爸爸跟兒子都是一個樣)。是馬媽媽及時趕到,兩人大吵一場,同時馬媽媽在尼姑房中坐鎮整晚,尼姑才得保住清白。為了當年這份救命之恩,馬心儀才會有兩個劍仙級的護衛輪番守衛,尋常人根本動不了他。

 所以當年的一介弱女子,小尼姑,後來應該是名動江湖的厲害角色吧?沒錯!這個尼姑就是後來的沈棲霞,在柳仙村桃林中間,跟未老先生要一小塊地蓋藥王廟的沈棲霞,她為了償還當年馬媽媽的救命之恩,派兩徒弟保護馬心儀。那兩個徒弟就是未老先生的兩個孫兒,羅續和趙承規。

 值得一提的是,沈棲霞大師從出場以來就是「道姑」,不肖生卻講她以前是「尼姑」,這個作者沒解釋。然後趙承規呢?就是張汶祥散步遇到的那個,挑攤賣豆腐的後生,豆腐仔,這個之前有提過了。豆腐仔的一手功夫已經近乎「神奇」,張汶祥的本事只有體能戰技,老實說真的比人家比不上。就算是羅續,功夫差一點兒,張汶祥也不可能是人家的對手!那所以就是說,張汶祥想刺殺馬心儀報仇,暫時是沒望了。如果說他能把馬心儀的惡形惡狀上報沈棲霞,本著江湖同道的公理正義,相信沈棲霞會撤手,到時候張汶祥就自行處理可也。

 不肖生說「刺馬」故事講到這裡中斷,要改進煙酒上人的人物小傳——所以煙酒上人是誰呢?他是跟張汶祥的師父,「無垢」和尚有認識的,輩分稍小一點,張汶祥要叫他一聲「師叔」。他姓孫,本名孫耀庭,江湖上人稱「孫癩子」,元人因著他出場的扮相,暱稱他為「煙酒上人」,再來就是要進他的人物小傳,《江湖奇俠傳》前一零六回最後一發。

 在下一段筆記開始之前,我們要先講臺灣作家張系國的科幻小說短篇〈銅像城〉,敬請期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