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〈蜜柑〉(みかん),中譯作〈橘子〉,寫於大正八年(1919年),初刊時題名〈私の出遇った事〉。
從Wiki百科找到的資料,這個故事應該是作者的親身經歷改寫而成,因為芥川龍之介在海軍機關學校任教官時,就是利用橫須賀車站搭火車來通勤,而文中的「我」是個知識分子,坐在二等車廂,頗有一點社會地位,也跟芥川本人的形象相符。
看〈蜜柑〉第一個會聯想到朱自清的散文〈背影〉,同樣是出現了送別和親情,〈背影〉寫的是父親的慈愛,父親抱著一袋橘子來送行,離去時的背影直接地感動了作者,久久不能忘記,當然故事的主角不是橘子,是背影。
而在〈蜜柑〉當中呢,橘子則扮演了一個畫龍點睛的作用,好像幾個金色的小小太陽,驅散了憤世嫉俗的「我」心中的憂鬱陰霾,讓「我」得以暫時忘卻那無聊庸俗的,粗鄙下等的人生。這個故事的妙處在於,那些橘子(蜜柑)本來跟「我」沒有關係,「我」只是被動、間接地去看到跟橘子有關的這件事情,但是卻因此大受感動,讓鄉下姑娘上了一課。
元人看〈蜜柑〉最有趣的部分,就是能夠做角色代入,文中提及的「我」其實也是現代人非常普遍的寫照,我們都受過相當程度的教育,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,喜歡批評東批評西,許多煩惱也相應而生;然而我們常常忘記一件事,就是「認真過生活」。
故事中的農家少女可能目不識丁,出身也不好,十三、四歲就得少小離家,去到別人家裡做僱佣,為了補貼家計,花樣年華的年紀,手上臉上滿是凍傷,頭髮也失去了光澤,身上穿著很邋遢,還很白目跑錯車廂!
但是這樣的角色,她對於生活的態度卻是認真,比起知識分子的「我」,一個心情不好就開始抱怨天抱怨地,看什麼都不順眼,渾忘了這個世界還有人在認真過生活;這個農家少女,一開始讓「我」認為是「這個鄙俗的現實的人格化」,講得好像她是天下掉下來的仙女似的,只是是山寨版的!但到後來發現,原來她真的是天使,是來教「我」以認真的態度看待世事的生活的導師。
雖然只有一瞬間,但是在那一瞬間裡,「我」暫時忘記了虛無人生的粗鄙和下等,發現人世間居然還有如此美好,其中關鍵就在於橘子(蜜柑)。
關於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,〈蜜柑〉是開篇第一講,因為深入淺出,不需要涉獵相關歷史背景,分享起來較不費力,之後容有觸發,將再開筆為讀者介紹其他名篇,敬請期待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