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8月9日 星期日

筆記010:經典戰法「心理攻擊」

 《帶子狼》故事其十六〈半疊、一疊、貮合半〉講的是刺客「帶子狼」與浪人「賣頭左近」一次驚心動魄的對決。這次拜子狼遇上了勢均力敵的對手,他是「微塵派」中出類拔萃,擅長「飛翔劍法」的武功高手──備前浪人刺野左近,因在街頭賣藝讓人戲耍砍頭,是故又稱為「賣頭左近」。

 賣頭左近的謀生方式,用一句名言來形容:「大好頭顱,誰人砍之?」他用一張草蓆蓋住身體,只露出頭,客人一次付五十文錢,不管用刀砍用槍刺還是用槌仔槌都可以,大好頭顱隨便客人取樂,但是一次不中就是五十文。在街頭賣藝的過程當中,賣頭左近邂逅了刺客帶子狼,兩人相知相惜,摩擦出激烈的火花。

 刺野左近來自備前岡山,是「微塵派」的武功高手,除了「飛翔劍法」還擅長「空手奪白刃」。但是,他為何會淪落街頭賣藝,把一身武藝用做稻梁謀呢?原來是他見識到社會現實,深覺武藝有害無益,所以只用於街頭賣藝,安貧樂道遊戲人生。

 面對到利用武藝殺人謀財,漂流四方茫然無依的刺客帶子狼,賣頭左近對於嬰兒肥的大五郎起了惻隱之心,希望拜一刀能夠放下屠刀,歸隱山林,好好把幼子養育成人──否則,他只好盡一己之力為人間除害!

 「武藝不過是殺人的伎倆,我(備前左近)深感武藝之無用,遂用之於街頭賣藝。但若殺一人(拜一刀)可救千萬人,那麼,這武藝便是有用!」

 前一刻才在小酒館低斟淺酌,後一刻卻在墳場白刃相見。

 啊~~難為知己難為敵。

 帶子狼對決賣頭左近的一場決戰非常經典,先以意念交鋒,再有短兵相接,表面上看起來只是一刀決勝負,但是雙方其實已經歷練了幾次生死。

 兩人對峙良久,看起來像沒過招,其實已經過了很多招,甚至死了好幾次,而到真正出手才是勝負之天。這種對戰手法在菊地秀行的小說叫做「心理攻擊」,馬榮成在《中華英雄》和《風雲》當中也有用到,甚至張藝謀的電影《英雄》也都還抄這一招。

 帶子狼和賣頭左近這場決戰,勝負的關鍵點並不是在於武藝,而是在於觀念。賣頭左近拋棄了武士身分,卻放不下武士的尊嚴,微塵派飛翔劍法可以輕易將拜一刀殺死,但他卻不願先擊斷拜一刀手上的「胴太貫」(戰場用武士刀),以致於讓帶子狼有可趁之機,先一步將左近殺卻,保全了自身性命。

 反觀拜一刀,他只要能掌握一絲求勝契機,就算發暗器出賤招他也做得下去,因為他必須活著,活著才能復仇,在這個前提之下,遇神斬神,逢佛殺佛,更何況對方只是萍水相逢的流浪武士?

 「──我(拜一刀)只是殺人工具,而你(備前左近)卻把刀看做武士心!」

 因為這點些微差異,刺客帶子狼逆境求生,為自己又爭取到了又一次存活的機會。而故事末尾拜一刀含著眼淚所向讀者傾訴的,「二河白道的悲願」究竟是指什麼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